中國羽球恐失奧運席位,相比乒球一點足以致命 |
蘇迪曼杯中國羽球隊完勝而歸,中國羽球上下皆大歡喜。不過,蘇迪曼杯奪冠的光環并不能掩蓋中國羽球冰蓋下潛伏的層層危機,若不能居安思危,中國羽球的未來實足堪憂。 中國羽球雖與乒球項目一樣戰績顯赫,但其市場估值卻難與乒球比肩。 僅就國內市場來說,這兩個項目均為喜聞樂見的群體項目,羽毛球愛好者成千上萬,每逢節假日,羽毛球館常出現一票難求的熱鬧場景。不過,羽毛球項目的受眾目前僅限于民間基層,一旦上升到市場包裝、聯賽品級的中高端位置,肯于不吝重金大投入的商家就寥寥可數了。 比較而言,乒乓球項目卻投資少、見效快,乒超聯賽搞了幾個賽季,市場效應節節攀高,馬琳在陜西銀河俱樂部效力,轉會價竟突破500萬元人民幣大關,這對基本靠死工資為生的羽毛球選手來講是難以想象的! 2008年北京奧運會結束后,有消息稱,在4年后的倫敦奧運會上,羽毛球項目極可能受“奧運瘦身”計劃的影響被裁撤出局,若預言成真,這對中國羽毛球運動的長遠發展無疑是致命一擊! 與乒乓球堅實的國際地位相比,羽毛球項目未免有“偏于一隅”之嫌,基本屬于“亞洲項目”,而且有希望染指羽球各大國際賽事冠軍獎杯的國家無非就是中國、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幾個亞洲國家,歐美國家的挑戰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僅此言之,中國羽球的一枝獨秀并不能掩蓋該項目的叵測前程,其未來的奧運地位著實不容樂觀。 (搜狐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