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錦賽中國記憶:李玲蔚成第一人,大滿貫靠誰創造 |
“無冕之王”完美登場(1983年—1985年,第三、四屆世錦賽) 第一人 在1983年5月8日舉行的第三屆世錦賽女單決賽中,李玲蔚以2比1戰勝隊友韓愛平獲得冠軍,她是兩個羽聯合并后中國隊的首個世界冠軍。 1981年5月26日原國際羽聯和原世界羽聯合并前,中國羽毛球協會一直被原國際羽聯無理拒之門外,所以,盡管擁有眾多世界頂尖高手,盡管在多項國際大賽中獨占鰲頭,但沒有參加過世界級的比賽,中國羽毛球隊也只能無奈地被稱為“無冕之王”。 1983年5月2日開始的世錦賽是兩個羽聯合并后中國隊參加的第一個真正的世界大賽,為了使自己順利“加冕”,中國隊派出了由王文教、陳福壽、侯加昌和湯仙虎4位教練帶領的9位男隊員和8名女隊員,因為在兩個月前的全英公開賽上贏得男單、女單和女雙三項冠軍,他們對這次世錦賽抱有很大的希望。最終李玲蔚戰勝隊友韓愛平奪得女單冠軍,林瑛/吳迪西戰勝英格蘭選手佩里/韋伯斯特獲得金牌,中國隊圓滿完成了“登場亮相”的任務。 中國隊橫空出世之前,印尼隊雄霸由原國際羽聯控制的世界羽壇,在印尼雅加達舉行的第二屆世錦賽上他們以四枚金牌震驚了世界,被稱為無法逾越的高度。然而,第三屆世錦賽上,印尼隊僅由蘇吉亞托獲得男單冠軍,優勢已經不那么明顯了。到了第四屆,他們一無所獲,中國取而代之,贏得了男女單打和女雙的三項冠軍。 兩屆世錦賽的出色表現,讓世界羽壇不得不重視中國。第四屆世錦賽結束后,敗在韓健拍下的男單頭號種子丹麥選手弗羅斯特發表了著名論斷:“過去是全世界對付印尼,現在是全世界對付中國!” 創造完全“中國時代”(1987年—1991年,第五、六、七屆世錦賽) 大滿貫 1987年第五屆世錦賽上,中國隊創紀錄地奪取了全部五項冠軍,時任國際羽聯主席的帕爾摩先生評價說:“中國隊囊括所有金牌,意味著奪得四個第一,第一個包攬世錦賽所有冠軍的國家,第一次蟬聯冠軍(女單韓愛平),第一次贏得男雙冠軍,第一次突破混雙這一薄弱項目。中國運動員所表演的高超技藝就像魔術一樣奇妙。”再加上前一年中國隊獲得的湯姆斯杯和尤伯杯,中國羽毛球隊取得了世界羽毛球七項最高水平錦標的大滿貫。 弗羅斯特 從19歲到31歲,丹麥選手弗羅斯特共參加了七次世錦賽。他曾兩次打入決賽,但均未能如愿獲得冠軍,1985年負于韓健,1987年負于楊陽。 弗羅斯特有“常勝將軍”之稱,17歲嶄露頭角,1978年得到第一個全國冠軍,自1983年起,保持了200多場不敗紀錄。但遺憾的是,他從未獲得過世錦賽冠軍。到1993年第八屆世錦賽時,他已經成為丹麥隊的教練。 從1986年至1991年,隨著中國男單“三劍客”楊陽、趙劍華、熊國寶的涌現,中國男雙、混雙的先后崛起,加上王牌項目女單、女雙持續優勢,使得中國羽毛球隊在這6年間創造了一個輝煌的“中國時代”,在這期間舉行的15次重大國際比賽即湯尤杯、蘇迪曼杯、世錦賽和世界杯中,中國選手取得了47枚金牌中的33枚。而這個完全“中國時代”的標志便是1987年囊括世錦賽所有項目冠軍。 第五屆世錦賽在中國北京舉行,盡管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但比賽開始前,誰都沒有想到中國隊會有如此驚人的突破,就連中國隊自己也只敢把目標定在確保兩枚金牌爭取更好成績上。因為,除了女單和女雙把握較大,其他三個項目的強勁對手實在太多。 男單項目,被譽為世界羽壇“四大天王”的弗羅斯特、蘇吉亞托、楊陽和趙劍華均參加了比賽,且兵不血刃地進入了四強。從四強中艱難勝出的楊陽和弗羅斯特,共進行了1小時27分鐘的激戰才決出最后的“天王之王”。賽后,弗羅斯特表示輸得心服口服:“雖然我輸了,但并不感到特別失望,因為我盡了自己的最大努力。” 李永波/田秉毅和王朋仁/史方靜的勝利具有歷史意義,決賽中前者以2比1戰勝馬來西亞的西德克兄弟,后者以2比0戰勝一號種子韓國選手李得春/鄭明熙,為中國隊贏得了首個世錦賽男雙冠軍和混雙冠軍。 1989年和1991年的世錦賽,共七枚金牌的表現暫時掩蓋了潛在的危機,可到了1993年的第八屆世錦賽時,中國隊徹底陷入了低谷。 后“中國時代”的群雄逐鹿 從低谷到崛起(1993年—1999年,第八、九、十、十一屆世錦賽) 終結 英國伯明翰時間1993年6月3日14點05分,趙劍華與搭檔朱愛華在和印尼選手爭奪混雙四強席位的比賽中敗下陣來,此后,他告別賽場。 趙劍華1983年進入國家隊,在國際羽壇馳騁了整整10年之久,取得了除奧運會冠軍之外的所有國際大賽冠軍。“四大天王”中他最后一個退役,自此“天王時代”也宣告終結。 王蓮香 1993年第八屆世錦賽的女單決賽是前一年奧運會和當年的全英錦標賽的重演,王蓮香憑借出色的防守和體力再次戰勝韓國人方銖賢獲得冠軍,并改變了中國選手連續10年壟斷該項目的歷史。至此,王蓮香已經把所有單項世界大賽的冠軍集于一身,成為了世界羽壇第一位大滿貫選手。 用時最長 世錦賽歷史上用時最長的決賽是1997年第十屆的男單決賽。這場比賽在丹麥選手拉斯姆森和中國選手孫俊之間展開,比賽打滿三局,共耗時124分鐘,以拉斯姆森的勝利結束。 前一天的半決賽中孫俊與巴塞羅那奧運會冠軍拉爾森苦戰了82分鐘,賽后,他累得大腿抽筋。本場比賽第二局結束后休息時,孫俊再次大腿抽筋,這是他最終輸掉比賽的原因之一。 對于中國羽毛球隊來說,八十年代是輝煌和榮耀,九十年代卻是灰暗和低谷。中國羽毛球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后,遭到了一系列敗績:1992年的湯姆斯杯上,馬來西亞隊將“三連冠”的中國隊淘汰出決賽;1994年的廣島亞運會,中國隊鎩羽而歸,一金未得;1993年和1995年世錦賽,中國隊均只獲得一項冠軍…… 中國隊在世錦賽上陷入低谷,取而代之的是老牌勁旅印尼隊的復蘇。1993年第八屆世錦賽上,他們有5名男單進入了前八名,并最終囊括了冠亞軍,而女單一號種子王蓮香和著名男雙選手蘇巴吉亞/郭宏源也沒有讓冠軍溜走,三枚金牌成為印尼隊自在雅加達舉行的第二屆世錦賽后取得的最好成績。 1993年的失利,究其原因還是后備力量不足,而那屆世錦賽后,趙劍華、農群華、陳康、陳紅勇等隊員的退役使中國隊雪上加霜,改革迫在眉睫。 1993年全運會后,中國羽毛球隊以李永波、田秉毅等為核心的新教練班子走馬上任,他們重視對年輕隊員的培養,并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到1995年第九屆世錦賽時,中國隊25名參賽選手的平均年齡已經下降為23歲,參加男單、女單和女雙比賽的選手平均年齡不足21,而男雙和混雙選手的平均年齡也均未超過25歲。 雖然年輕隊員出征,很難有驚人突破,而且隨后僅有女單一枚金牌的事實也證明,想要重新回到那個“中國時代”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但是,董炯、孫俊、劉永、葛菲、顧俊等年輕隊員的迅速成長,無疑為中國隊隨后的重新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97年和1999年的世錦賽上,中國隊的一代新人順利接班,其中葛菲/顧俊連續獲得兩次冠軍,她們也是世界羽壇歷史上第一對集各項世界大賽冠軍為一身的“大滿貫”女雙。而葛菲和劉永的混雙組合也使中國隊較弱的混雙項目有了起色。 坐穩新世界的霸主(2001年—?,第十二、十三、十四……) 蔡赟/傅海峰 2006年第15屆世錦賽,蔡赟/傅海峰在男雙決賽中戰勝英格蘭搭檔克拉克/布萊爾獲得冠軍,這是時隔17年后,中國隊員再次登上世錦賽男雙最高領獎臺。 蘇迪曼杯 1989年,首屆混合團體賽即蘇迪曼杯與第六屆世錦賽單項比賽同時同地舉行,而且,國際羽聯決定,今后的每屆世錦賽都會同時同地舉行五個單項的比賽和混合團體賽。直到2003年,蘇迪曼杯和世錦賽才分開異地舉行。 每年一屆 2005年開始,之前每兩年一屆的世錦賽改為一年一屆(奧運年除外),輿論猜測過高的比賽頻率可能會使世錦賽的含金量下降,對球員的吸引力也可能會大大降低。不過至少到目前為止,輿論的擔心被證實是多余的。 新的世紀,中國隊贏得了不錯的開局。2000年悉尼奧運會是中國隊的豐收之秋,他們取得了除男雙之外的全部冠軍。隨后,中國隊進行了內部大調整,到了次年,新隊伍已經成型,并蟬聯了蘇迪曼杯,2001年的世錦賽上,中國隊取得了3項冠軍的不錯成績。 那一屆世錦賽,中國隊的優勢項目仍然是女單和女雙,戴韞、龔智超、龔睿那、張寧和周蜜五員大將對頭號種子丹麥人馬汀形成了合圍之勢,而女雙組合葛菲/顧俊、楊維/黃楠雁可以找到的勢均力敵的對手就只有韓國的羅景民/李敬元。 新世紀之初,男單桂冠的爭奪依然是最激烈的,2001年第十二屆世錦賽開始前,男單教練鐘波說,不管是馬來西亞的羅斯林和黃宗翰、印尼的陶菲克,還是中國的吉新鵬、陳宏、夏煊澤、陳郁,世界排名前15的誰奪冠都很正常。這也是隨后兩屆世錦賽男單爭奪的縮影。混雙和男雙依然是中國隊的弱項,張軍/高崚雖然奪得了奧運會冠軍,但是無論是對陣韓國的金東文/羅景民還是印尼的特里庫斯/許一敏,中國隊都略處下風,而韓國的金東文/河泰權和印尼的陳甲亮/西吉特才是男雙桂冠的最有力爭奪者。 隨后的幾屆世錦賽,中國隊的參賽形式基本不變:女單項目從張寧、龔睿那、周蜜,到謝杏芳、蔣燕皎,再到朱琳、盧蘭,中國隊始終保持著集團優勢;女雙項目曾先后擁有楊維/張潔雯、高崚/黃穗、張亞雯/魏軼力等多位好手,她們在世界大賽上很少讓冠軍旁落;張軍/高崚雖然曾獲得過兩屆奧運會冠軍,張亞雯/謝中博也曾在2005年第十四屆世錦賽上贏得亞軍的優異成績,但直到當下,每次大賽前,混雙依然是中國隊最沒有把握的項目之一。 與以往不同的是,近幾年,中國男雙和男單的實力漸漸增強了。 中國男雙在2006年第十五屆世錦賽上終于有了突破,蔡赟/傅海峰決賽中戰勝克拉克/布萊爾繼李永波/田秉毅后,時隔17年再次獲得世錦賽男雙冠軍。如今,進攻能力前、網前兇狠的蔡赟/傅海峰已經成為了中國男雙的典型代表。 至于中國男單,具有“超級丹”之稱的林丹,在2007年蟬聯世錦賽冠軍之后,又奪得了北京奧運會冠軍。近兩年來,能與他爭鋒相對的選手已經很少,他再也不是人們記憶深處的那個林“一輪”了。總結說來,如今的中國羽毛球隊每個項目都有著多位(對)冠軍的有力爭奪者,雖然本屆世錦賽上依然很難奪取全部五項冠軍,重現1987年“中國時代”的輝煌,但其霸主地位早已不可撼動。 (搜狐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