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奧運會一樣,全運會也是四年一個輪回;和奧運會不一樣,全運會半數以上的運動員是老將、新兵:老將們大都早就過了職業生涯的巔峰,新兵們在國際賽場上還未能好好嶄露頭角。他們齊聚全運會,在那里完成傳幫帶的過程。小將們鋒芒畢露,跳著告訴大家他們來了;老將們笑著向看臺四周揮揮手,最后一次說再見。
冷門、突破、鍛煉——年輕無極限
江蘇隊的王適嫻、廣東隊的王睜茗、北京隊的喬斌、遼寧隊的高歡……當一群20歲左右的年輕人初次踏上這片擁有50年歷史的賽場時,無論成功還是失敗,經歷的都是不可復制的十一天,感受到的都是無盡的驕傲和鼓勵。在全運會這片國內高手云集的天地中,他們肩負著為團體爭光的任務,夢想著能在單項中有所突破,于是,一個個冷門就在他們的沖擊下誕生了。
所有冷門中,浙江隊的李雯制造的最大,這位1988年出生的湖北省隊小將在女單第二天角逐中,就把剛一出場的奪冠最大熱門、新科世錦賽冠軍盧蘭斬于拍下。
本屆全運會,李雯在團體賽首戰便表現出強勁的沖擊力,戰勝國家二隊隊員李雪芮,幫助湖北隊3比1拿下實力強大的解放軍隊。擁有高崚/魏軼力、趙蕓蕾/王曉理的湖北女隊雙打實力超強,但單打一直是軟肋,正是有了李雯的出色發揮,她們才在九運會后首次闖入女團四強,并最終創造了第三名的歷史最好成績。
在女團三四名決賽中,李雯在戰勝湖南隊的程雯為湖北隊拿下第一分后,她給自己的全運會半程表現只打了70分。有人問她對單項有什么期待,她哈哈大笑地說了半句話,“如果我真能戰勝盧蘭,哈哈哈……”可奇跡就是這樣發生了。隨后,她又在四分之一決賽中戰勝了另一個奪冠熱門蔣燕皎。李雯把自己的一路爆冷歸結為一個字——頂,而每次戰勝對手后的她總是顯得不那么興奮,她解釋說:“打得太累了,已經沒有大笑的力氣了!”最終李雯獲得了女單第四名的不錯成績。
和李雯一樣,贏球后的王適嫻也總是毫無表情,人們很難從她的言語中了解到她的丁點情緒,她似乎有著與自身年齡不相符的成熟。王適嫻的打法同樣與年齡不符,高質量的網前球、多變的球路、快速靈活的跑動,每個球出手好像都經過深思熟慮。在剛剛結束的常州大師賽決賽上,她便以柔克剛,用智慧戰勝了長于進攻的王琳,贏得了自己的第一個超級系列賽冠軍,對于一個剛滿19歲的小將來說,前途無可限量。本屆全運會,王適嫻先幫助江蘇女隊贏得女團冠軍,又在單項賽中先后戰勝朱晶晶、王儀涵、李雯闖入決賽,雖然最后負于王琳僅獲亞軍,但她讓人們看到了女單高水平控球技術的傳承。有人曾開玩笑地說,看來只有張寧能“磨”過王適嫻了。
男選手中,廣東隊的王睜茗和北京隊的喬斌最為搶眼。王睜茗性格內向不愛多說話,喬斌性格外向喜歡嘻嘻哈哈,一個20歲,一個19歲,兩人都是國家二隊中最有希望的隊員,也都是本屆全運會各自隊伍中可能會出奇制勝的關鍵球員。當然,他們的全運會征途不全是勝利。團體賽喬斌共出場三次,兩勝一負,其中,首次登場便激戰74分鐘,以2比1戰勝了此前從未贏過的解放軍隊選手羅成,讓他一下子脫穎而出,而贏球后將手中的球拍高高拋起的舉動也讓現場的觀眾真切感受到了他的如火激情。
相比之下,王睜茗在團體比賽中的的表現機會更多一些。從第一場比賽開始,王睜茗都被廣東隊排在第一單的位置,其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但是,團體賽出場五次,王睜茗取得了四勝一負的佳績。在他擊敗的對手中,既有同在國家二隊受訓的年輕隊友,更有經驗老到的名將陳宏。雖然團體戰績可圈可點,但王睜茗并沒有太多的興奮,相反,對于自己在半決賽中負于江蘇老將李昱的這唯一一場敗績,他卻長時間耿耿于懷。賽后,他邊摸著腦袋邊害羞地笑著說:“我給自己的首次全運會之旅打80分吧,如果能贏李昱就更好了!”雖然王睜茗和喬斌在男單第一輪分別敗給了香港隊的胡贇和遼寧隊的周文龍,但年輕沒有失敗,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他們去完成。
或許很多人想不到,1987年出生的周文龍居然是遼寧男隊全運陣容中的年齡最大的隊員,在團體賽中,他與高歡、楊帆、李浩男、李翰男等一群90后小將一同扛起了遼寧男隊的大旗,將這面大旗插進了四強之列,而這是遼寧男隊時隔22年后再次闖入全運會男團四強。
可以說,遼寧男隊這一次能夠挺進四強,靠的是正是這批小將勇猛的沖擊和與頑強的拼搏,在本屆全運會的賽場上,他們是名副其實的青年突擊隊。在團體賽中,楊帆三次出場,兩次都是在大比分2比2平的情況下為遼寧隊奪下最后的勝利,而贏得比賽的楊帆總是豪情萬丈,他曾激動地說:“我就知道我能勝!”這是年輕的遼寧隊的信心和希望。在單打四分之一決賽拼盡全力負于林丹后,高歡邊擦汗邊氣喘吁吁地說:“實在太累了,我算是知道跟高手打比賽是什么感覺了。”這是年輕的遼寧隊的不足和拼搏方向。四年后,十二屆全運會將在遼寧舉行,到那時這支遼寧隊將會變得更加成熟,占有天時地利人和的他們能再創造出怎樣的奇跡,值得我們期待。
廣東女隊19歲的的鐘倩欣在團體比賽中僅獲得一次上場機會,但卻是在最為關鍵的決賽中,她與師姐楊維并肩作戰,為廣東隊贏得關鍵一分;男雙小將張楠/陳智賁是北京隊中堅持到最后的選手,他們最終取得了單項第五名的成績;浙江女隊能拿到團體第六名,靠的是年輕選手王琳和周卉單雙打兼項的全力拼搏;而不管是馬晉、王思韻還是沈燁、李田,山東隊的主力幾乎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選手……除此之外,韓利、李雪芮、夏歡、王曉理等等第一次參加全運會的隊員們一同構成了十一運羽毛球賽場上不能忽視的風景線。
團體賽最后一場附加賽中,福建女隊派上了一個1995年出生、四個1992年出生的小將,而在前一天,廣西男隊也排出了平均年齡只有十六七歲的陣容,甚至有些小隊員此前從未打過成人賽。讓這些還是花季少年的選手上場,教練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讓他們提前感受一下大賽氣氛,通過比賽讓他們更清楚自己的差距,更明白今后的奮斗方向。
年輕沒有失敗。在比賽間歇,青島國信體育館內時常會響起《年輕的戰場》這首歌,“今天我站在這年輕的戰場,請你為我驕傲鼓掌……”而正也正是那些在全運會賽場上揮灑青春的年輕選手們的心聲。
責任、重任、告別——最后一次說再見
每屆全運會,都會有一些老隊員身負重任。他們奮力拼搏,為的是對得起省市的培養、熱心的球迷和可能是自己最后一屆的全運會。這同時也意味著,比賽結束后,他們要再次揮手和賽場說再見,而對于有些老隊員來說這可能就是永遠的告別。
繼續征戰,為的是團隊的榮譽。
老將們在團體賽中的作用有目共睹。江蘇隊的王榮兩次在險情之下最后一個出場,左右了比賽的勝負,她是江蘇女團奪冠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王牌。10月11日,半決賽贏下湖南隊后,王榮高興地向記者回憶她的三屆全運會之旅:“往前數四屆全運會我們都輸給了湖南隊,我參加了其中的三屆。九運會半決賽我最后一個出場,輸了球;十運會,還是半決賽,我二單贏了,但是我們隊還是輸了。這一次,我終于把8年前輸掉的比賽贏回來了!”
江蘇男隊的李昱也是全運會的三朝元老,雖然江蘇男隊擁有男雙蔡赟/徐晨、陶嘉明/孫君杰,男單陳金、邱彥博,但李昱的力量仍然不可忽視。在半決賽和決賽上,都是李昱的出色發揮,確保了江蘇男團的四連冠。
高崚和魏軼力早在2008年11月便退出了國家隊,但是她們并沒有遠離賽場,依然還在國內和國際比賽中頻頻亮相,她們的目的只有一個,為她們的最后一屆全運會備戰。雖然她們沒能衛冕女雙冠軍,但是在團體賽中,她們是湖北隊永遠不變的重磅砝碼,幫助湖北隊獲得了第三名。也因此,高崚笑著說,自己的最后一屆全運會,沒有遺憾!
回到賽場,是為了對得起隊友和觀眾。
參加過五屆全運會的劉永是老將中的老將。江蘇男隊有如此強大的陣容,劉永依然要參賽,而且除了團體還要參加單項,他的動機耐人尋味。劉永解釋說:我的搭檔徐延詩也不年輕了,這是他的第一屆也是最后一屆全運會,我不想讓搭檔留下遺憾。雖然已經34歲,但場上的劉永仍然老當益壯,憑借經驗,他和徐延詩在單項賽首輪擊敗了山東小將沈燁/李田,而后者還是獎牌的有力爭奪者。
30歲的周蜜是參賽隊員中年齡最大的女隊員之一,她本屆全運會的戰績為三勝三負,有些不盡如人意。但周蜜自己卻不以為然,在她看來,現在最重要的是享受羽毛球的快樂,同時給觀眾奉上精彩的比賽。正如香港隊總教練陳智才所說,就像機器一樣,沒有人能一直處在巔峰,以周蜜現在的狀態能站在賽場上繼續比賽,已經很不容易了。
回到賽場,要起到傳幫帶的作用。
本屆全運會中,有許參賽老將早已榮升為教練,這其中包括九運會男雙冠軍、上海隊的王偉和張尉,目前國家隊女雙主教練陳其遒,以及國家二隊男單主教練陳郁。在全運會上,他們大都將主要精力放在團體賽上,比較重要的場次,王偉會和張尉搭檔,陳其遒會聯手傅海峰,但是大多數時候,他們會帶一個小隊員,在場上邊打比賽邊做指導。就連單打出身的陳郁有時也會變身雙打隊員,而且表現搶眼。
離開,會是新的開始。
全運會后,張尉、王偉、陳其遒、陳郁以及劉永等老將會回到各隊繼續擔當教練,而另一些老將退役后的新生活值得期待。
女運動員中,北京奧運會后就一直被炒得沸沸揚揚的謝杏芳退役事件在全運會賽場上升了級。團體賽剛開始時,謝杏芳表示要全力以赴打比賽,退役的事情等到全運會之后再說。但當她在女單四分之一決賽輸給王琳、在五六名附加賽中棄權后,有關她退役后的安排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謝杏芳說,退役后的生活她還有沒安排,而11月進行的上海中國公開賽才會是她的最后一次比賽。
趙婷婷的全運會之旅最為圓滿,和搭檔何漢斌拼到混雙冠軍,接著全運會結束后的第二天,她便趕往南京,成為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的一名新生,開始為新的夢想充電。
相形之下,上屆全運會女雙亞軍楊維/張潔雯的最后一屆全運會不算圓滿,她們不僅未能與隊友一起奪得女團金牌,而且在單項賽中又止步八強。但是,為了這屆全運會,她們付出了太多的辛苦,貢獻了最后一分力量,她們說自己并沒有留下太多的遺憾。全運會后,早已升任廣東省羽網中心副主任和廣州市羽毛球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的楊維和張潔雯,將會回去正式任職,而她們的婚姻大事也將在明年完成。面對即將真正開始的新生活,兩位老將的臉上寫滿幸福。
對于高崚和魏軼力來說,雖然在單項賽中未能實現衛冕,但能夠在團體賽中發揮作用,幫助湖北隊贏得一枚寶貴的銅牌,她們已經非常滿足了,就像高崚說的,能夠在這屆全運會上拿到獎牌真的是意外之喜。全運會后,與楊維/張潔雯一樣,高崚和魏軼力也將開始全新的生活。對高崚來說,全運會后她最想做的就是好好調養一下身體,準備當媽媽,而且還希望最好一次就能生兩個。
10月18日上午,高崚/魏軼力和楊維/張潔雯在青島國信體育場的五號場地上進行了女雙五六名的附加賽,參賽的所有老將中,只有她們堅持到了所有比賽的最后一天。比賽過程中,雙方打得很友好,沒有了她們職業巔峰時的激烈對抗。盡管如此,現場特地來為四位老將加油的觀眾依然不停地喊著她們的名字。2比0,勝出的是楊維/張潔雯,失敗的是高崚/魏軼力。賽后,她們一起走出賽場,立即被球迷團團圍住,要求合影留念。鏡頭中,楊維、張潔雯、高崚、魏軼力四位與羽球相伴二十幾年的世界冠軍笑得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