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羽毛球俱樂部聯賽排名賽今天在暨南大學體育館拉開戰幕,14家俱樂部最終決出前8名晉身明年5月開打的甲級俱樂部賽。
參賽俱樂部分成4個小組進行單循環比賽,小組前兩名進入8強,再通過淘汰賽決出冠軍。比賽采用蘇迪曼杯混合團體賽賽制,唯一不同的是小組賽采用五盤三勝制,并不強制要求打滿五盤。
廣東兩隊 同室操戈
根據抽簽,廣州粵羽羽毛球俱樂部和廣東李寧羽毛球俱樂部同在D組,同組的還有浙江和四川隊。廣州粵羽隊人強馬壯,目標是以小組前二名出線并最終沖入前八。除擁有張潔雯、王錚茗、鐘倩欣等強手外,廣州隊還引進了于洋和鐘騰福兩名內、外援。據悉,于洋將與張潔雯搭檔女雙,鐘騰福很可能與張潔雯組成夫妻檔,出戰混雙。加上抽到較好的簽位,同組對手僅浙江隊具有一定威脅。廣東李寧隊則以鍛煉新人為主。廣東李寧隊平均年齡還不到20歲,由于實在找不出一個實力相當的男雙搭檔,他們甚至把付海峰轉會到青島隊,與沈燁搭檔。
這次排位賽,有9名國家隊選手轉換了東家,如廣東的付海峰轉到青島,簽了一年合同,轉會費在15萬元左右;遼寧的于洋代表廣州隊打排位賽,轉會費也是15萬元。張亞雯將代表浙江隊出戰,鄭波、馬晉和杜婧也轉會到青島。出場費則各隊不一,據知情人透露,鄭波一場比賽為8000元,贏球則為1.5萬元,屬于中等偏上水平。
由于必須參加東南亞運動會,時間與排位賽沖突,馬來西亞名將李宗偉最終未能進入廣州隊。還有一些出現在參賽名單但均因傷病最終不會出戰的球員,如廣州隊的謝杏芳和江蘇隊的陳金。
有球隊“全裸”有球員“黑戶”
停擺了8年的中國羽毛球俱樂部聯賽經過一年籌劃,今天終于向市場化邁出第一步。剛剛“上市”,無論俱樂部還是球員,都還未“入戲”。
重開聯賽真正提上議程并展開籌辦,只有短短三、四個月時間,而且經長達三個月的賽制討論,最后具體落實到主辦方廣州羽協,準備時間就更倉促。比賽場館就變了兩次,12月初才敲定在暨南大學體育館。羊城晚報記者昨天前往探視,發現狹小的場館顯得有些凌亂,就連記分牌都還沒搬進場地。
俱樂部也未能完全“入戲”。盡管定位為世界上“最精彩、最多觀眾、最高水平、最掙錢”的羽毛球職業聯賽,但不少俱樂部至今還在為錢傷腦筋,仍屬于“裸奔”狀態。大部分參賽俱樂部還保留濃重的體工隊的色彩,過往經費多由國家、省市體育部門承擔,突然要自己招商引資,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青島和八一隊算是運作較為成功的,都得到了真正的冠名贊助,其余12家俱樂部,廣西和福建隊屬于“全裸”,沒有任何冠名,其他即使有冠名,大多是徒有虛名,最多是掛上原有的服裝器材贊助商。由于大家都捉襟見肘,羽協原本有關“每家俱樂部注冊資金必須擁有200萬元”的規定最終也只能不了了之。一家俱樂部教練表示,不少商家都不愿意在排位賽階段承擔風險贊助球隊,因此不少俱樂部只好計劃在沖進前八后再開展招商,“全裸”上陣也是無奈之舉。
球員轉會倒是熱鬧非常。不過第一次面臨合同制,仍顯得不那么職業。于洋和鐘騰福都是昨天才拿到廣州羽協初擬的合約,兩人在場邊仔細研究,發現部分細節仍需商討。轉會到浙江隊張亞雯還未簽訂合約。
不過,正如中國羽協一位官員所說,聯賽“舉辦的意義大于賽事本身的意義”,方向走對了,不盡如人意之處可待將來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