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倫敦奧運週期第一年,世界各國羽球隊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新老交替,不變的是國際羽壇仍是中國選手的天下:蘇迪曼實現3連冠、世錦賽奪得4金、國際公開賽屢屢摘冠,一系列佳績進一步確立自己的優勢地位。
雖然整體實力與中國隊不可同日而語,但包括大馬在內的傳統強隊在國際大賽仍然表現出“貴族氣質”。
傳統5強格局不變
與前幾年一樣,世界羽壇仍呈現中國匹馬領先;印尼、韓國、馬來西亞、丹麥等傳統勁旅穩居一流;香港、法國、泰國等隊扮演二流角色的局面。
蘇迪曼杯賽,韓國和印尼不出意料的闖進4強,大馬則是首闖決賽,歐洲球隊則遭遇創賽以來的最大失敗,首次沒有在4強佔得一席之地。
作為一支傳統力量,丹麥的實力不可輕視,今年的世錦賽,中國唯一丟失的溷雙金牌就落在丹麥人雷邦與卡米拉萊德囊中。在12站超級賽中,丹麥也奪得6金,來自于除女雙以外的4個項目,這支歐洲球隊顯示出較高的平均實力。
大馬首闖蘇杯4強
雖然今年未奪得世界冠軍,但韓國的表現屬于正常,傳統強項雙打仍然具備很強實力,與上賽季一樣,男雙主將鄭在成與李龍大在超級賽又一次收穫4金。印尼成績下滑明顯,世錦賽從上屆兩金到今年顆粒無收,超級賽金牌數也從上賽季的10金跌至5金,跌幅高達五成,主因是馬奇斯與亨德拉的金牌數從上屆的4枚縮水至2枚。
大馬在蘇杯賽闖進4強,成為繼中國、韓國、印尼、丹麥和英格蘭隊后,第6支打進蘇杯4強的隊伍。蘇杯賽名次躍升,得益于女線實力的增強,如單打的黃妙珠,雙打的黃佩蒂與陳儀慧。與往屆世錦賽一樣,大馬在09世錦賽再次沖金失利,主因是沒有一個有把握的奪金點,即便是男單李宗偉,在林丹面前也居于下風。
二流球隊沖擊力漸強大
國際羽壇5強之外的球隊,具備奪冠實力的越來越多。以12站超級賽為例,今年以11支隊伍進入金牌榜,而前兩個賽季分別是8支和6支。最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年僅19歲的賽娜在印尼公開賽連勝中國選手盧蘭和王琳,出人意料地奪得女單冠軍,這也是印度羽壇史上首個高級別國際賽女單金牌。此外,英格蘭男雙納丹與克拉克、波蘭溷雙選手羅伯特與納德茲達堪稱今年超級賽最大黑馬,分別稱霸新加坡與香港公開賽。
二流球隊表現出越來越強的沖擊力,預示了不久將來國際羽壇傳統格局有可能出現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