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最需要的是在場上展現拼搏精神,在最困難的時候能夠頂得住的人。”作為國家羽毛球隊女單一隊主教練的張寧,敘述著自己對于弟子最為基本、也是最為核心的要求。
經過四天爭奪,國家羽毛球隊女單組的選拔賽今天下午結束。教練組原本打算從參賽的7名二隊小將中上調4人進入一隊,但由于個別隊員在場上的精神面貌無法讓教練組滿意,因此最后只有李雪芮、夏靜云兩人將從新年伊始進入國家一隊。
“這幾天的比賽,其實最開始大家打得都不錯,但我們教練組最為看重的還是最后幾場球的表現。因為到了最后一天,首先是大家都累了,另外可能很多人的名次大體都已經出來了,教練組就看這個時候誰能搏得出來,最能豁得出去。”張寧如此解釋選拔人員的準則。
其實,7朵小花無論誰都不可謂不努力。2009年的羽毛球俱樂部聯賽本月20日剛剛結束,回北京僅僅休息了一個星期便開始這次選拔賽。況且大家互相水平接近,意味著每一場都是“肉搏戰”,每個人在4天的時間里要打6場球,對于體力和精力的確是非常大消耗。小將劉鑫打完第二天的比賽時,腳上已經腫起了三個泡。“這樣的選拔賽比賽真是恐怖啊,去年打完之后也正好是新年,隊員拉我出去祝賀,我說,我還是先回家休息吧。”過來人的汪鑫回想起年初打選拔賽的一幕,仍然是心有余悸。
臨時縮減名額的決定看似殘酷,不過,在張寧看來是必須的選擇,“因為一隊的隊員要承擔大賽任務,在國際比賽中,需要為國爭光的精神。只有那些在最困難的時候仍然頂得住的隊員,才會得到教練的信任。”
最后,張寧表示:“以后類似的選拔還會有。我們會給每個人機會,促進隊伍整體競爭。包括一隊的,如果表現不好的話依然要到二隊,如果二隊隊員有這個能力和實力,有這種精神狀態和欲望的話仍然要給她們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