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羽林丹依賴癥愈演愈烈,一個超級丹恐遠遠不夠 |
2010年馬來西亞羽毛球超級賽,在陳金1-2輸給李宗偉無緣四強之后,國羽男單再度全軍覆沒。小將諶龍和杜鵬宇分別在首輪和第二輪被淘汰出局,鮑春來則因為傷病原因中途退賽無緣八強。而在此之前結(jié)束的新年第一站韓國超級賽上,陳金和諶龍雖然雙雙闖入半決賽,但分別輸給了李宗偉和蓋德,將男單桂冠早早拱手相讓。 在馬來西亞超級賽開賽之前,臨時退出的林丹暗示可能會將自己的2010年首秀放在3月的全英公開賽上演,但正因為林丹的缺席,國羽男單雖然在韓國賽和馬來西亞賽盡遣主力,卻一冠難求,正是國羽男單“林丹依賴癥”愈演愈烈的體現(xiàn)。 2008年世界羽聯(lián)超級系列賽,林丹共缺席了七站比賽,在這七站比賽中,鮑春來和陳金等主力也時有參賽,但未能贏得任何一站冠軍。陳金最終雖有兩冠入賬,但這兩個冠軍都是在林丹參賽的情況下獲得的。林丹缺席,國羽竟注定無緣冠軍。反觀林丹,更是創(chuàng)造了五次參賽五進決賽,收獲兩冠三亞的奇跡,林丹個人實力與國羽男單的“一枝獨秀”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2009年的世界羽聯(lián)超級系列賽,情況略有好轉(zhuǎn)。林丹雖只參加了12站其中的6站比賽,卻豪取全英、中國大師賽、法國、中國公開賽4個冠軍。鮑春來則分別在新加坡和日本兩站比賽登頂,一年兩奪超級賽冠軍,也是他個人超級賽三年來的最好成績。但在鮑春來的奪冠之路上,他沒有擊敗林丹、李宗偉其中任何一人,含金量有所欠缺。另一位主力陳金的成績卻不夠理想,三年來他首次沒有超級賽冠軍進賬。杜鵬宇、諶龍雖然時有驚艷之作,但整體成績欠佳。與女單的群芳爭艷相比,國羽男單的“林丹依賴癥”并沒有絲毫減輕。 李永波曾這樣說過:“如果林丹能夠保持這種一往無前的精神,一直走到倫敦奧運會,并再次站在領(lǐng)獎臺上的時候,人們無需吃驚”。的確,林丹的實力無需置疑,雖然他的排名不是世界第一,但在北京奧運會后,越來越成熟的他已經(jīng)漸漸建立起了屬于他的林丹時代。反觀其他男單選手,鮑春來因傷狀態(tài)起伏很大,陳金又缺乏打硬仗的心理,新人則不堪重用,相較于女單和女雙的新人輩出,國羽男單如果真得想稱霸羽壇,一個超級丹恐怕遠遠不夠,李永波需要解決的問題正是在此。 (搜狐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