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8日,2010年羽毛球湯姆斯杯分組抽簽儀式在馬來西亞舉行,結果中國隊被分在了A組,與韓國和俄羅斯同組,從分組情況來看,中國隊獲得小組前二晉級前八應該不成問題。
中國隊已經在湯姆斯杯上實現了三連冠,今年也是志在衛冕,本組的俄羅斯隊倒也罷了,韓國隊近年來實力不斷增強,已經成了中國隊衛冕的主要勁敵。不過從2000年以來兩隊在湯姆斯杯四度交手,中國隊還是保持全勝。
2000年半決賽中國3-1韓國
自從楊陽、熊國寶和趙劍華三劍客解體以來,中國男隊陷入了長期的低迷,從1990年開始,時隔十年中國隊才在2000年重新打入湯杯決賽,那一次韓國隊成了中國隊的墊腳石。
當時的夏煊澤和吉新鵬都成名不久,上升勢頭很猛,雖然他們為國人所熟知更多是因為兩個月之后奧運會上的驚艷表現,但之前已經在湯杯嶄露頭角。第一個出場的夏煊澤以15-6和15-5輕取韓國新秀李炫一;第二盤雙打余錦豪/陳其遒1-2負于世界排名第二的金東文/河泰權在意料之中;第三盤單打吉新鵬2-0橫掃安載昌;第四盤雙打張軍/張尉2-1力克韓國二號李東秀/柳鏞承,爆出一個不小的冷門。
憑借男雙這一分,中國隊以3-1力克韓國挺進決賽,不過之后的決賽他們卻以0-3完敗給由葉誠萬、陶菲克、邁納基等人組成的豪華印尼隊,最終屈居第二。
2002年小組賽中國4-1韓國
當時的賽制還是兩個小組,每組4隊,而且正處于每局7分制的試驗期。主場作戰的中國隊此前戰勝了瑞典和丹麥,最后一輪對陣韓國,雙方都排出了非常規的陣容,旨在出其不意。
首盤單打世界排名第一的夏煊澤以7-5,7-1和7-5橫掃李炫一。第二盤雙方都沒有遣上最強組合,中國用陳其遒換下張軍與張尉配對,程瑞/王偉得以遞補為第一雙打,旨在田忌賽馬,沖擊對方的金東文/河泰權。然而對方似乎已經料到有這一招,也將兩對雙打拆開重新組合,這樣程瑞/王偉的對手變成了柳鏞成/金東文。顯然這對小將還顯稚嫩,除了在第2局一度4-1領先外,基本沒有為對手制造多少麻煩,結果很快以三個4-7落敗。
第三盤單打初出茅廬的超級丹登場,除了首局一度以1-4落后之外,林丹占據了主動,以7-5和兩個7-2完勝對手,中國2-1再度領先。第四盤雙打中國的陳其遒/張尉氣勢更勝一籌,3-1擊敗李東秀/河泰權,3-1,中國提前鎖定了勝局。第五盤無關緊要的比賽,老將羅毅剛3-0戰勝韓國的張永秀,中國4-1取勝的同時也把對手送回了家,最終中國和丹麥從這個小組出線。
2004年半決賽中國3-0韓國
時隔兩年,從上一次家門口落敗陰影中走出來的中國隊已經更加強大,在他們面前,缺少了河泰權的韓國隊基本沒有還手之力,林丹2-0擊敗李炫一不出人所料;日后呼風喚雨的風云組合也正式登場亮相,他們漂亮的以2-0擊敗金東文/李東秀這對臨時搭檔,其實已經為中國隊鎖定了勝局。隨后出場的鮑春來2-0完勝孫升模,中國3-0干凈利落的獲勝。
2008年決賽中國3-1韓國
2006年湯杯兩隊并沒有遭遇,4年時間沒有照面,兩隊都已經今非昔比。中國隊以林丹為首的黃金一代經過無數大賽的磨練愈發成熟,逐漸成長為世界羽壇的王者之師。而韓國隊也在這四年中完成了新老交替,李炫一、孫升模等老將仍在陣中,單打又補充了樸成奐這樣的新鮮血液,雙打則培養出了鄭在成/李龍大和李在珍/黃智萬這樣的強力新人,實力也空前強大,半決賽他們淘汰了同樣處于上升勢頭的馬來西亞,來到中國隊面前。
決賽首先出場的自然是林丹,對陣比自己小一歲的樸成奐林丹似乎總是打得有些糾結,第一局很快以2-8落后,并以10-21速敗。隨后經過調整的林丹逐漸占據主動,最終他以21-18和21-8連扳兩局,為中國隊取得開門紅。
第二盤風云組合出師不利,以23-25和16-21不敵鄭在成/李龍大,韓國扳成1-1。第三盤鮑春來臨危受命,這次他終于證明了自己的實力,第一局經典之戰鮑春來以28-26艱難勝出,隨后又21-11取勝,中國2-1領先。第四盤雙打郭振東/謝中博不辱使命,以21-12,19-21和21-11擊敗李在珍/黃智萬,中國最終3-1力克對手,成功實現湯姆斯杯三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