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英賽的“百年華誕”,但在這場盛典中,世界羽壇強旅中國遇到了麻煩,相比于去年包攬5項冠軍,今年中國的表現可謂慘淡異常,尤其是連續奪得7年的男單冠軍的旁落,讓人甚感意外。
林丹也會輸球
本屆全英賽,明顯不在狀態的“超級丹”林丹輸給了鮑春來,中國最終失落男單冠軍,這場失利說明了問題,就是林丹之后,中國男單“外戰”難以為繼。
自林丹成為世界羽壇“一哥”以來,中國男單就因林丹而成為一個優勢項目,湯杯、蘇杯上,林丹是最保險的一環;奧運會、世錦賽,只要林丹參賽,別人就只有和李宗偉爭奪亞軍的份,可是,林丹畢竟不是神,他也會輸球。
如何盡快培養出下一位可以信賴的男單選手,這可謂中國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當居安思危
在本屆全英賽前,中國隊總教練李永波對征戰前景并不看好,這并非李永波刻意低調,從今年各隊的參賽陣容來看,世界各路強手幾乎齊聚全英賽,除了由于洋與杜婧、馬晉與王曉理、成淑與趙蕓蕾形成集團優勢的女雙奪冠問題不大外,中國在其它單項的角逐中將面臨嚴峻挑戰。
女單本來是中國隊在本屆全英賽中重點考查的項目,陣容也堪稱豪華,但除了王儀涵發揮穩定、表現出了中國新“一姐”的潛質外,其它隊員或多或少都存在狀態起伏的問題。
一屆全英賽的成敗并不能改變中國在世界羽壇的優勢地位,但卻足以敲響警鐘,因為對手都在進步,如果不居安思危,就會有越來越多的“田兒賢一”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