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羽毛球公開賽戰罷三輪,林丹、盧蘭、王儀涵、鄭波/馬晉、陶嘉明/張亞雯等國羽隊一撥名將便結束使命,令人大跌眼鏡。就在上周舉行的全英羽毛球公開賽,09年席卷五金的國羽隊僅握有兩枚金牌,落差之大令人咋舌。
歐洲三站賽先抑后挫
三月份以來,國羽隊連續參加了德國、全英和瑞士三站公開賽。德國公開賽,羽球國手大放異彩,一舉奪得除混雙之外的四枚金牌。一周后的全英公開賽,國羽隊成績急轉直下,僅奪得女雙、混雙兩枚金牌,影響力更大的男單、女單和男雙三個項目,女單選手屈居亞軍,男單和男雙都止步于半決賽。本周進行的瑞士,目前產生了各單四強人選,國羽隊在男女單打和女雙三個項目仍有競爭金牌的機會,同樣不及德國公開賽的戰績。
三站比賽先抑后挫,看似反常,實則正常。全英、瑞士公開賽均是超級賽級別的公開賽,而德國公開賽只是屬于第三級別的大獎賽,難以吸引更多的一流高手,像林丹、李宗偉、拉斯姆森等名將均未亮相,一流好手眾多的國羽隊奪得四枚金牌,完全屬于正常發揮,唯一略感意外的是男雙新秀柴飚/張楠奪得金牌。百年名賽——全英公開賽素有“第一公開賽”之美名,瑞士公開賽一向與全英公開賽“背靠背”,借助這一優勢,該賽事人氣一直較旺。英瑞兩站比賽吸引了當今國際羽壇所有高手,面對各路名將,國羽隊金牌數出現“縮水”,也就不令人奇怪了。
英瑞兩站曾屢有斬獲
如果比較近幾年戰績,國羽隊今年在全英、瑞士兩站公開賽的比賽成績只能屬于中下流。
新世紀以來的十屆全英賽,國羽隊單屆最差戰績是兩金,分別是2002年、2008和2010年三屆比賽,今年成績平新世紀以來最低紀錄。2007年至2009年瑞士賽,國羽隊每屆金牌數均不低于3枚,其中一屆為4枚。觀察目前態勢,本屆比賽中國男女單打選手各有三名選手闖進半決賽,奪取金牌幾率較大。但女雙僅于洋/田卿一對組合躋身四強,她倆是一對新組合,能否奪金懸念頗大。也就是說,今年全英、瑞士兩站公開賽,國羽隊戰績很可能創造近幾年新低。
一周前,國羽隊在全英公開賽上演囊括五枚金牌的奇跡,這是1948年后首次在全英賽賽場出現一個國家包攬五金的壯舉,考慮到60年前國際羽壇還是歐洲選手一家獨大,羽球國手去年在全英公開賽的表現堪稱“開天辟地”。另外,國羽隊還有四屆比賽奪取4金的紀錄,其中三屆出現在2005年至2007年,可見國羽隊在國際羽壇的位置。
瑞士公開賽,國羽隊有時并不派遣所有高手赴會。即便如此,國手時常奪取三四枚金牌。相比之下,今年瑞士公開賽戰績同樣屬于中下流。
國手戰績為何大滑坡
除謝杏芳、趙婷婷和陳郁外,后北京奧運會時代國羽隊主力陣容幾乎未變,今年首次歐洲之行,國羽隊整體戰績為何急轉直下?筆者認為,這有兩方面原因。
客觀方面,除女雙外,其他四個項目國羽隊沒有絕對優勢。中國女單、混雙整體實力肯定最強,女單的盧蘭、王儀涵、王琳、蔣燕姣、王適嫻、汪鑫均具備奪金實力,混雙的何漢斌/于洋、鄭波/馬晉、陶嘉明/張亞雯、張楠/趙蕓蕾都是世界一流組合,但他們在拉斯姆森、周蜜、李龍大/李孝貞、維迪安托/納西爾等頂尖高手面前,單個實力并沒有優勢,面對“中國陣”,對手如士氣正旺,完全有可能一一擊破。中國男單對林丹的依賴很大,如果林丹缺賽或中途被淘汰,其他國手遇到李宗偉、蓋德等名手,沒有任何優勢,甚至處于劣勢。至于男雙,國羽隊對風云組合的依賴性更大,其他組合在重大比賽幾乎沒有奪取金牌的實力。
去年,國羽隊在全球參賽陣容不遜于奧運會、世錦賽的全英公開賽一舉奪取五枚金牌,除整體實力高人一籌外,也有一定的運氣。比如女單,王儀涵在決賽2:1險勝拉斯姆森,這場比賽跌宕起伏,過目難忘。比如男雙,奧運冠軍馬基斯/亨德拉因種種原因缺席賽事,韓國名將鄭在成同樣缺席,神奇小子李龍大只能與他人組成一個臨時組合,這一背景使風云奪冠之路變得輕松許多。再比如混雙,何漢斌/于洋在混雙半決賽苦戰三局后,擊敗了韓國選手高成炫/安貞河。此前,李龍大/李孝貞、維迪安托/納西爾兩大高手均在半決賽前被淘汰。
09賽季的林丹,幾乎戰無不勝,而今年他參加的前兩站,卻分別敗在多年來難以戰勝他的鮑春來、蓋德拍下。同樣如此,去年表現神奇的王儀涵、鄭波/馬晉這兩站同樣表現平平。王琳、盧蘭、王適嫻、陶嘉明/張亞雯等好手也表現出波動較大的現象。
出現這一現象,更大原因出現在主觀方面。近兩站比賽國羽隊主力頻頻失利,與他們諸將狀態還未調整到一個較高點有關。今年春節來得較晚,沒有奧運會重任的國羽隊給隊員放了五天假期。雖然時間不長,但假期距離歐洲三站比賽畢竟較近,國手很難在短時間內將狀態調整到一個較高點。
考慮到這些因素,國羽隊全英、瑞士兩站比賽整體表現仍屬于正常。當然,對羽球國手來說,今后一段時間湯尤杯、世錦賽、亞運會等重大比賽將陸續展開,只有盡快調整好狀態,才有希望在國際賽場再顯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