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兩年的運作,中國羽毛球超級聯賽昨日終于浮出水面,今年的5月底至8月,第一屆中國羽毛球俱樂部超級聯賽將正式亮相。而在昨天下午,乒羽中心在北京培新賓館悄然召開了2010年中國羽毛球俱樂部超級聯賽運動員交流會議。交流會上,8個參賽的中超俱樂部對掛牌運動員進行了摘牌。在會上,乒羽中心有關官員介紹,今年是羽超啟動第一年,因此對運動員的薪酬做出了明確限制。而為了保證聯賽質量,中國國家隊將做出巨大犧牲。
早在2008年,乒羽中心便開始運作羽超聯賽。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到去年底進行了羽超排位賽,共有8支俱樂部隊獲得參加首屆羽超聯賽的資格。其后,又經過了三個多月的籌劃,乒羽中心終于在昨日下午悄然舉行了摘牌儀式。在會上乒羽中心副主任兼中國隊總教練李永波正式宣布:“今年的羽超聯賽將在5月下旬至8月舉行,共有20輪、76場比賽。第一階段實行主客場,第二階段淘汰賽決出1至8名。”
同時他也表示,由于聯賽時間三個月,勢必會影響到國家隊訓練和備戰世錦賽的計劃。但為了保證聯賽的進行,國家隊做出犧牲是必要的。他希望,聯賽開始后,各俱樂部在對國家隊選手的訓練和管理等方面與國家隊緊密合作,在確保聯賽質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證國字號選手的狀態,以便完成好國際比賽。
此外,對球員轉會和薪酬方面羽協進行了硬性規定。每名球員根據中國羽協4月1日公布的積分排序,分成A、B、C三個等級,其中A 級球員轉會費用10萬-20萬元人民幣,球員薪酬20萬-30萬元人民幣;B 級球員轉會費用3萬-8萬元人民幣,薪酬3萬-8萬元人民幣;C 級球員轉會費1萬-3萬元人民幣,薪酬1萬-3萬元人民幣。
此外,羽協特別強調球員的出場費、獎金數目不受此限。但事后記者得到證實:協會對羽超球員的賽季全部收入已明確規定為:50萬-150萬元人民幣。而具體轉會及球員工資數目,則由摘牌俱樂部與球員及其所屬俱樂部商議。這也不排除一旦摘牌后幾方達不成協議,那么被摘牌球員將失去參賽機會。
在隨后舉行的摘牌儀式上,參加摘牌的8個俱樂部在不到半小時的時間里,共摘走了27名上榜球員中的15人,這其中包括于洋、杜婧、傅海峰和張亞雯四名奧運及世界冠軍。與去年羽超排位賽一度引進外籍球員所不同的是,本次球員摘牌無一名外援加盟上榜。
對此,乒羽中心副主任兼中國隊總教練李永波表示:很好。他打趣地說道:“還是讓我們的運動員多掙些錢吧,等以后錢多到花不完的時候,再讓他們(外國選手)來。”
北京主力被摘明年沖超渺茫
在昨天的羽超摘牌儀式上,未獲得羽超資格的北京羽毛球隊遭遇甜蜜的尷尬。隊中共有6名球員上榜,最終5名球員被成功摘走,成了掛牌俱樂部中最大的“賣家”。這雖然證明了北京羽毛球隊選手的整體實力被看好,但同時由于主力盡失,不能歸隊效力,也使得北京隊沖超前景變得異常渺茫。
按照羽超聯賽的規定,今年首次摘牌為強制性,明年則采取自由競拍的方式。今年上榜球員按照羽協公布的積分排序分成A、B、C三級,供獲得羽超參賽資格的8個俱樂部摘取。俱樂部摘取球員后付給其所屬俱樂部費用最高不超過20萬,最低不低于1萬。而球員轉會后,不僅能再代表原俱樂部參加甲級賽,而且在來年的競拍中也與原俱樂部沒有實質性的關聯。不過羽協方面表示,自由競拍成功后,球員原屬俱樂部將獲得一部分轉會費的補償。
而在本次摘牌會上,被譽為“好使不貴”的北京籍國手杜鵬宇、張楠、張晉康、陳智賁和謝婧悉數被摘,實際上意味著,北京羽毛球隊已失去了對他們的“所有權”。因此,在未來的沖超路上,北京隊只能靠年輕選手或其他轉會球員來打拼,其難度可想而知。而對于北京隊因主力球員“盡失”,可能無法沖上羽超的前景,羽協官員表示,那也沒辦法……
據了解,何時推出羽球俱樂部甲級聯賽、以及采用何種相關政策,中國羽協目前仍在研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