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乒女將郭焱以1133萬的天價被乒超山西大土河俱樂部摘下后,幾乎所有人都驚呼不可思議,那么首屆中國羽毛球俱樂部超級聯賽的運動員交流又將是怎樣一番景象呢?昨天下午,2010年中國羽毛球超級聯賽球員交流大會在北京舉行,共有北京奧運會女雙冠軍杜婧、于洋在內的15名選手找到新東家,摘牌大會只進行了一輪,各俱樂部就將心儀的球員收入帳下,由于運動員的轉會價格已提前被限定,所以并未出現天價。在中國羽協提供的首屆羽超運動員注冊名單中,林丹等大腕悉數在列,而讓人期待的李宗偉等外援卻并未出現。據乒羽中心羽毛球二部副部長馮平善介紹:“截至申報日前,沒有一家俱樂部引進非中國羽協的運動員!
打完去年年底的排位賽后,共有江蘇尤尼克斯、八一芝華士沙發、湖南川崎、湖北索德士、青島啤酒、浙江銀江、上海巨能和廣州粵羽8支隊伍獲得今年超級聯賽的參賽資格。在昨天的交流大會上,27名選手登上了選秀名單(男選手16名、女選手11名),其中A級4名、B級14名、C級9名。按規定,所有選手被分為A、B、C三個等級,引進費用分別為10—20萬、3—8萬、1—3萬。這些運動員的工資同樣也分為三個級別,基本工資為A級20—30萬,B級3—8萬,C級1—3萬。正是因為在轉會費上進行了限制,所以摘牌轉會并未產生太多懸念,背景深厚的青島隊成為最大贏家,先后將周文龍、汪鑫、付海峰、杜婧納入麾下。另外兩名A級球員張亞雯和于洋分別被浙江和湖北隊摘走。一共有15名選手找到了新東家。首屆羽超聯賽將于今年5月下旬開始,比賽將采取兩周三賽的模式,分為兩個階段共20輪,將持續3個月時間。比賽共有8支球隊參賽,年底第8名球隊將與甲級第1名球隊爭奪超級賽的參賽資格。
在國內球員轉會平穩進行的同時,羽超的外援也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然而,昨天中國羽協提供的運動員注冊名單中并沒有之前強烈表達了想打羽超的現世界排名第一的馬來西亞名將李宗偉的名字,乒羽中心羽毛球二部副部長馮平善更是表示沒有一家俱樂部引進非中國羽協的運動員,這也就意味著在首屆中國羽毛球超級聯賽上將看不到外援的身影。
官方聲音
如何兼顧國家隊比賽和俱樂部聯賽?
李永波:國家隊暫時做出犧牲
經過漫長的等待后,首屆羽超聯賽終于即將揭開面紗。對于賽事頻繁的中國羽毛球隊的國手們來說,如何兼顧國家隊的比賽和俱樂部的比賽一直是大家討論的焦點。昨天,中國羽毛球隊總教練李永波表示,國家隊將會為聯賽放棄一些比賽,“但俱樂部的利益跟國家隊的利益是不矛盾的,一定會逐漸協調好。”
對于國家隊比賽和俱樂部比賽的沖突問題,李永波表示將對時間進行一些調整,“畢竟聯賽至少要持續3個月,將從5月下旬打到8月初,明年有可能在3月份舉行,這樣就會影響到在歐洲舉行的全英、瑞士等比賽。到2012年,聯賽也會為奧運會讓路!睂τ谌绾渭骖檭烧叩睦,李永波表示,“我們會采取一些方法,比如聯賽期間國家隊選手只在比賽的時候回到俱樂部去,平時依然在北京訓練。不過,國家隊的教練員將很累,因為聯賽期間他們要去看選手們的表現。如果銜接得不好,就可能影響運動員參加國際比賽。還有,對于用積分參加的大賽選拔制度也會受到影響。目前國家隊只能暫時做出一些犧牲。”對于首屆羽超聯賽可能面臨的問題,李永波表示:“有很多方面還無法預料,我們會隨著比賽的進行不斷完善賽制。我們也需要嘗試,需要由小做大,將來會慢慢做好的!
乒羽中心這次推出羽超聯賽,一方面是為了調動基層的積極性,提高教練員和運動員的待遇,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給運動員增加更多實戰的機會。乒羽中心主任劉鳳巖表示:“以往每年國內就是全國錦標賽和冠軍賽,年輕運動員鍛煉的機會比較少。推出超級聯賽后,國家隊可能得做出一些犧牲,但只有在基層這個層面做實做大這個項目,中國羽毛球才能繼續保持它的輝煌!
延伸閱讀
缺少贊助催生球員理性流動
與這兩年持續瘋狂的乒超轉會相比,首屆羽超的轉會無疑要理性很多,當然這有其背后的原因:首屆羽超聯賽剛剛起步,無法吸引太多人關注,以至于很多俱樂部都缺少贊助。在運動員交流人數很多、有錢摘牌的俱樂部很少的情況下,大家都顯得非常理智。當然,這也與乒羽中心在規則上的有效控制是分不開的。
首屆羽超聯賽只有8家俱樂部參加,但昨天參與流動的選手卻有27人,對很多計劃引援的俱樂部來說,他們的選擇面很廣。在8家俱樂部中,很多俱樂部并不缺人才,比如八一隊和江蘇隊就人才濟濟,像汪鑫、邱彥博這些在國家隊能占據一席之地的選手都只能拿出來流動。而其他俱樂部即使有引援計劃,由于財力不足,因此很難揮金如土。畢竟,在羽超元年很多贊助商都還在觀望,投入的力度非常有限。所以在這次摘牌前,大家都普遍看好既有政府支持又擁有青島啤酒這個大靠山的青島隊,果然他們成為了最大贏家。由于俱樂部的需求有限,加上運動員的供應又非常充足,且乒羽中心還規定運動員有兩次拒絕被摘牌的權利,所以各個俱樂部幾乎都事先與心儀的運動員達成了共識,摘牌僅僅只是一個過程,大家最終都皆大歡喜。對剛剛起步的羽超聯賽來說,這一轉會形式兼顧了運動員和俱樂部的利益,應該說是非常理性的流動。
記者述評
羽超吸取乒超經驗教訓
作為乒羽中心管轄的兩個王牌項目,乒乓球和羽毛球隊之間一直存在著競爭,無論從成績還是項目的推廣來看,似乎乒乓球都暫時走在了前面。所以在羽超聯賽推出之初,中心就從乒超聯賽中吸取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乒超聯賽在啟動之初,并沒有舉行俱樂部之間的運動員交流,在聯賽發展到一定階段后,乒羽中心才大膽推出了轉會制度。但由于經驗不足,首屆摘牌轉會就出現了馬琳501萬元的天價。此后,摘下馬琳的陜西隊一度反悔,雖然“摘馬退馬”事件后來漸漸平息,但這也直接導致了陜西隊贊助商后來的退出。這兩年,乒超聯賽雖然在轉會制度方面屢次進行改革,但始終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今年郭焱的身價高達1133萬元,不由得讓人擔心乒超的泡沫會越吹越大。相比之下,羽超聯賽在這一方面就作了特別的規定,首屆聯賽就適時推出運動員的交流制度,為了避免天價轉會費嚇退贊助商,中心嚴格限制了運動員的身價,比如A級運動員轉會費和工資加起來最多也就50萬元,加上比賽的出場費用,引進一位奧運冠軍選手一年的費用比乒超選手低很多。而在轉會的限制方面,羽超聯賽更注重兼顧運動員和俱樂部的利益,實行有條件的雙向選擇,讓雙方都能得到最大的實惠。乒超聯賽此前在轉會上也曾使用過類似的“雙向選擇摘牌”,但由于運動員和俱樂部之間私下溝通的空間很大,因此今年暫時停止了這項制度。隨著羽超聯賽的發展,高水平運動員的需求同樣也會越來越大,今年這種“狼少肉多”的局面將會發生變化,運動員的交流制度必然也會隨之進行改革。
在外援方面,乒超成立之初也同樣沒有外援加盟,后來雖然放寬了限制,但仍存在所謂的“黑名單”,直到這兩年才算完全放開了對外援的限制。羽超在這方面并沒有做出明確的限制,但首屆聯賽沒有外援加盟可能有以下兩大原因:一就是羽超聯賽的吸引力和贊助商的實力可能還不足以吸引高水平外援加盟,二就是羽超可能在效仿乒超,在起步之初有意限制外援進入,日后才會逐漸放開。
無論如何,羽超的啟動已近在眼前,這項聯賽的生命力究竟如何,還需要等待市場來檢驗。正如李永波所說,在舉辦羽超聯賽方面,乒羽中心還在不斷地嘗試和摸索,相信羽超聯賽將來一定會逐漸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