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尤杯怎么帶去的,還要怎么帶回來。”5月3日從福建晉江出征時,中國隊上下一致這么說。教練組大膽起用新人,20名隊員中11人第一次參賽,女隊中更是除了蔣燕皎、杜婧/于洋,沒有人真正明白尤伯杯會是怎樣的場面。
最終,中國隊為年輕付出代價。她們承認失敗,但沒有一個教練怪罪隊員。丟掉尤伯杯,對中國羽壇無疑是一次重創。不過,就在衛冕失利的第二天清早,年輕姑娘們得到的卻是鼓勵與信任。
女隊失利后,中國隊將全部精力放在了男隊湯杯決賽的準備上。昨天上午的會議上,李永波要求大家把痛失尤杯的代價當作一筆財富,全力為男團的比賽加油助威,畢竟這是在別的比賽中得不到的一次錘煉。
王儀涵在女隊挑大梁是從2009年蘇迪曼杯開始的。那次,她取代謝杏芳場場出戰,被認為是“新一姐”最有力的競爭者。很多人忘了她才21歲。
進入2010年,2009年連奪7冠的王儀涵還沒能取得一項冠軍。決賽中面對26歲的裴升熙,王儀涵首局就遭遇到頑強阻擊,在21平后被對手23比21取勝,第二局竟11比21速敗。崩盤像是一種傳染病,隨后出場的馬晉/王曉理1比2不敵李孝貞/金敏貞。比賽中,看臺上的王儀涵手持加油棒擋住雙眼,殘酷的比賽讓她不忍再看。隨后出場的汪鑫24歲,進國家隊剛一年。面對世界排名26位的成池鉉,2比1艱難扳回1分。奧運冠軍杜婧/于洋承擔著為中國隊扳平比分的重任,但她們先贏后輸1比2不敵李敬元/河貞恩組合。
比分定格在1比3,這是上屆尤伯杯半決賽中國隊送給韓國的比分。這對李永波來說,如同當頭棒喝。“也許是前幾場比賽太順了,但沒想到王儀涵打得這么差,而女雙丟兩分不應該,杜婧/于洋表現得也不是奧運冠軍的水平。特別是杜婧由于腳傷狀態并不好。”
但靜下心來想,前6次捧杯過程中,中國隊在決賽中幾乎都是以3比0完勝,從未打過逆風球,更不要說這些首次參賽的年輕選手了。“經歷了半決賽之后,原本以為隊伍發揮會更好。但畢竟前三場隊員是第一次打這個比賽,包括于洋、杜婧從來沒有打過團體決賽。”李永波認為,這只是為年輕埋單,將更激勵全隊兩年后重奪尤杯。”就像2003年的蘇杯決賽我們輸給了韓國,但在2005年我們又重奪蘇杯,輸球會讓人更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