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鑫成長路:曾被退回省隊, 劣境堅守六年后重生 |
5月的吉隆坡悶熱難耐,不過,汪鑫對此無暇顧及。她的心已被一個“杯”填滿,這個“杯”的名字叫做“尤伯杯”。 這是25歲的汪鑫第一次站上尤伯杯的賽場,她的心底悄悄藏著一個多年的愿望:成為世界冠軍。剛剛開始打球的時候,小小的汪鑫就通過廣播知道了老鄉周雷成為羽毛球世界冠軍的消息,懵懵懂懂的她就在作文上寫下了“我要打球,我要成為世界冠軍”的豪言壯語。 遺憾的是,這一次中國隊丟掉了尤杯,汪鑫的世界冠軍夢沒能如愿,但是,也正是這一次尤杯,讓更多的人認識和記住了她。人們不禁要問:這個第一次參加尤杯的姑娘為什么能在這么緊張的局面下頂住壓力?她的心理素質為什么那么好? 是的,這些都不是憑空而來的,在走上尤伯杯的賽場之前,汪鑫經歷了太多的磨練,她甚至開玩笑說自己是苦水里泡大的孩子。 兒時的一次邂逅,就此踏上離鄉追尋理想的旅程 “知道我經歷的很多人都說我苦,我是苦,但是我也很幸運。” 汪鑫的第一個幸運發生在她剛剛打球不久,這個幸運從此將她帶上了專業羽毛球之路。 1998年,遼寧少體校選人,在業余體校練球的汪鑫打進去了。半年之后,她代表體校參加在成都舉行的全國業余少年比賽,第一場對陣的是來自八一隊的潘攀。事情就是這么巧合。如果不是這場球,八一隊的教練陳偉華就不可能注意到來自遼寧的汪鑫,盡管她在贏了這一場后,下一輪就被淘汰了。 汪鑫當時雖然個頭矮小,但小小年紀在場上氣勢很足,大吼大叫的。“她當時很有特點,發球搶攻、直接上網、突擊、對角線球特別多,也很有銳氣,我當時就眼前一亮,覺得這個小孩有發展潛力。”陳偉華說。那場比賽結束后,八一隊有一個來自遼寧的大隊員找到汪鑫,說:我們教練找你。汪鑫人小膽子還挺大,二話沒說就跟了過去。陳偉華問汪鑫,“你想不想當兵啊?”汪鑫小時候對警察充滿了向往,在她的小腦袋瓜里,警察和兵是一個概念,她就大聲地說,“我想當警察!”這句回答把周圍的人都逗樂了。陳偉華又問她,“那你想去八一隊打球嗎?”汪鑫想了一會兒,說,“那你問我媽吧!” 結果,媽媽在征詢了體校老師的意見后讓汪鑫自己做決定,并且不能后悔。生性好動的汪鑫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打球。1998年10月,13歲的汪鑫離開丹東,跟著教練,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坐上了她人生中的第一趟航班,這趟航班帶她飛向了福州——八一隊的訓練所在地,也在她的面前展開了關于人生的種種可能。 在福州,南方的天氣和蚊子讓東北姑娘吃盡苦頭 南方城市福州冬冷夏熱,東北人汪鑫到了這里受盡了天氣的苦。 福州的夏天特別熱,訓練館里沒有空調,室溫能達到四五十度。每次訓練前,教練陳偉華都提前15分鐘進館,把大門打開通風。即使這樣,隊員們到的時候,一進門迎面就是一股熱浪。訓練館里有水泥柱子,每次練完,隊員們都搶著去抱柱子,因為那上面涼快。 小時候沒有成績的時候,汪鑫這些小隊員只能睡在只有電風扇的屋子里,為了涼快,大家都把涼席鋪在地上睡覺。除了這些,最讓汪鑫感到可怕的是蚊子。在她的記憶中,蚊子可怕到哪怕是在訓練中一直在跑動,等練完后,她赫然發現腿上被咬了多達16個包!更讓她氣憤的是那里的蚊子欺生,跟來自南方的隊友同屋睡覺,別人都沒事,就她渾身是包。到福州的頭兩年,汪鑫的腿都快被蚊子叮爛了。 和夏天比起來,南方的冬天同樣難捱,因為屋里沒有暖氣,從小就怕冷的汪鑫每個冬天過得都像在冬眠。只要一回到房間,她就躺在被窩里,鋪著電熱毯,抱著暖水袋,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 不過,雖然遇到了太多之前從未經歷過的苦,但每次給爸媽打電話時,好強的汪鑫卻從不訴苦。當時還沒有手機,隊員們只能到教練陳偉華的家里給父母親人打電話。每次通電話,媽媽問:“吃得好嗎?”汪鑫答:“恩,好。”“睡得好嗎?”“恩,好。”“訓練累不累?”“恩,不累。”其實,她很想跟媽媽說“媽媽,我練得好累啊”,但每每話到嘴邊她又硬是強咽回去。汪鑫說,我不怕吃苦。 (中國體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