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隊瞄準大眾健身市場,中羽聯賽三甲謀求雙贏 |
雖然在經營收入和競技成績方面,穩獲2010中國羽毛球俱樂部超級聯賽三甲的青島隊本賽季已達成不錯的目標,但他們在收獲成績的同時,已把目光放到大眾健身市場領域。 本賽季,青島隊在贊助方面獲得國內知名品牌青睞,當地政府也給予大力支持。不過青島俱樂部卻清晰地認識到,雖然政府支持和贊助商投資是俱樂部順利運作的保障,但俱樂部自身更應具備完善的造血功能。青島俱樂部領隊李鳳告訴記者,作為一個經濟實體,青島俱樂部將以場地等硬件設施為基礎,推動羽毛球項目的大眾體育健身消費活動在當地更廣泛地開展。 一個市場化模式運營的競技體育俱樂部為何雄心勃勃地瞄準大眾健身市場?羽毛球在我國擁有雄厚的群眾基礎,無論大中小城市,愿意掏錢租場地進行羽毛球鍛煉的消費者群體大有人在。人多場子少,相信每一個租過場地打過球的人都會有這種感受。而高質量的羽毛球場在供不應求的價值規律下,更屬于一種稀缺資源。在國家大力提倡大眾健身并推動體育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下,競技體育俱樂部把所擁有的硬件設施這種“稀缺資源”投入到與大眾健身相關的體育產業經營,可以收獲更多經濟利益;而健身者也可以通過消費,以獲得使用更專業體育健身設施的機會。對雙方來說,這就是一種雙贏。 也許有人認為,青島隊的這種做法只是個例,畢竟羽毛球的群眾基礎太過深厚,潛在消費者眾多。但實際上,無論某一項運動是熱還是冷,它的背后也必然會存在潛在的愛好者群體,如果競技體育俱樂部能夠向這些潛在群體伸出“橄欖枝”,主動為他們提供硬件條件并給予引導,他們就有可能轉變為這項運動的消費者。 由此可見,競技體育俱樂部主動把經營的觸角觸及大眾市場,的確是明智之舉。 (中國體育報 蘇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