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戰0勝上海隊緣何“交白卷”,王一涵低迷失強點 |
前世錦賽女單冠軍朱琳無心戀戰,僅為上海出戰兩場聯賽。 17戰0勝!羽球俱樂部超級聯賽接近尾聲,上海茲韋克羽毛球隊卻出人意料地交出一張“白卷”。“不想說了,沒什么好說的。這不歸我具體管……”電話那頭,上海乒羽中心主任姜軍語氣沉重,避而不談。賽季前喊出“保8爭6”的目標,如今卻連保級也不容樂觀。曾經培養出多位世界冠軍的上海羽毛球隊,緣何落得如此悲慘? “一姐”低迷失強點 在世界羽聯最新出爐的女單排名中,上海姑娘王儀涵依然坐穩頭名位置。在羽超聯賽的賽場上,“一姐”的表現卻著實難符頭頂光環。作為上海隊的頭號球星,王儀涵13次出場僅獲5勝,她的低迷狀態導致上海隊失去了最強得分點。 尤伯杯決賽錯失關鍵場次的勝利,讓王儀涵遲遲未能走出陰影。“如果我能贏下裴升熙,中國隊奪得尤伯杯絕對沒有問題。”每當回憶起那次痛苦經歷,王儀涵總是陷入深深自責。失落的情緒一直延續到聯賽戰場,屢屢失常的表現讓她自己很困惑,也成為上海隊難求一勝的主要原因。 翻開聯賽中擊敗王儀涵的勝者名單,既有國家隊隊友王琳、蔣燕皎,也有從未躋身國羽一線陣營的李雯、陳曉佳等。輸給前者情有可原,畢竟同為國字號一線主力,實力本在伯仲之間。而頻頻爆冷不敵一干無名小輩,王儀涵令人失望的表現,恐怕任何人都不曾預見。 更何況,在好幾場關鍵較量中,正是“一姐”送上的敗局,直接決定了比賽的最終走勢。球隊領先時,無法用一場勝利鎖定勝局。球隊落后時,又全無力挽狂瀾的決心。這樣的核心,名不副實。 雙打孱弱成硬傷 王儀涵一人的低迷就左右了上海隊的全局,這恰恰也暴露出隊伍在其他項目上的孱弱。盡管通過摘牌引進了謝婧和陳志賁兩名雙打選手,但聯賽開賽至今,上海隊在3個雙打項目上的戰績足以用慘淡來形容。 去年12月的排位賽,尚未完成引援的上海隊排兵布陣捉襟見肘,前世錦賽女單冠軍朱琳不得不身兼多項,打起了并不擅長的混雙。隨著謝婧和陳志賁的加盟,兩人組成的混雙搭檔被視為可與高手“拼一拼”。誰知,他們15次出戰也僅獲5勝,而這,已是3個雙打項目中的最佳戰績。 與整支球隊的戰績一樣,男雙戰線至今未嘗勝績。教練組絞盡腦汁,針對不同的對手排出多達5種組合,卻始終難以改變“送分”窘境。女雙3名選手同樣努力嘗試著不同的配對,為球隊作出的貢獻也僅有2分。難怪球隊總教練金晨在開賽前就曾憂心地感慨:“男、女單都能抗衡,混雙也可以配對,男、女雙怎么打我就真不知道了。” 本土雙打好手缺失,引進的“外援”也只是國家隊邊緣球員,曾經因史方靜、王鵬仁等雙打世界冠軍引以為傲的上海羽毛球,如今竟要受困于雙打這個“致命傷”。 主場“北漂”損人氣 良好的主場氛圍往往是球員表現的“催化劑”。對于上海羽毛球隊的球員而言,主場卻從未有過“家”的感覺。 最后時刻告別“裸奔”,命運多舛的上海隊收獲500萬元贊助款,總算不必再為經費發愁。然而,因為注資過晚,上海隊的主場已經與乒超聯賽捆綁運作,“北漂”到了遙遠的山西和陜西。榆林、運城、晉中……一個個主場城市的名字,讓上海隊員備感陌生。在那里,他們聽不到熟悉的鄉音,吃不慣當地食物,有隊員甚至抱怨說:“我們的每一場比賽都在客場進行。” 記得在球隊出征儀式上,姜軍曾表示,將與贊助商積極協商,爭取在7月底開始的第二階段聯賽將主場遷回上海。隨著球隊屢戰屢敗,糟糕戰績讓主場遷移沒有了下文,原本承諾定期與媒體溝通的聯絡人,也從此失去了聯系。于是,球員們只能繼續征戰在“北漂”主場,有關球隊的報道罕見于滬上媒體。失去了球迷和媒體的關注,絲毫找不到主場的歸屬感,球員作戰自然也就少了份心氣兒。 (東方網-文匯報 谷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