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羽1單項造世錦賽百慕大,3金皆意外強盛時均丟冠 |
回眸國羽隊世錦賽參賽史,混雙表現是最反常的,歷史上所獲的三枚金牌均是在不被外界看好的情況下爆冷獲勝,而處于歷史最佳成績的中國混雙卻屢屢與金牌失之交臂。中國混雙的“反常現象”,成為世羽賽史上的百慕大現象。 黃金時期難獲金牌 男雙一向被視為國羽隊的瘸腿,即便是近六七年來蔡赟/傅海峰一直穩居世界頂尖組合行列,中國男雙整體實力僅是國羽隊五個項目中最弱的。不過,如果盤點近幾屆世錦賽的收獲數,最歉收的卻是混雙,2001年后再未登頂世錦賽。其實,近五六年堪稱中國混雙整體實力最強的一段時間,然而這期間舉辦的四屆世錦賽,中國混雙居然無一次摘取金牌,甚至是集體折戟1/4決賽。 2005年世錦賽,中國混雙組合了由奧運冠軍張軍/高崚領銜,陳其遒/趙婷婷和小將謝中博/張亞雯輔佐的陣容,這是一個頗具實力的沖金陣容。然而,1/4決賽張軍/高崚出人意料地負于一對泰國好手,陳其遒/趙婷婷因抽簽不佳與謝中博/張亞雯提前遭遇,這場隊內PK戰使陳趙組合提前出局。小將謝中博/張亞雯后再過一關后,與印尼高人維迪安托/納西爾一決雌雄。經過三局苦戰,經驗豐富的對手以2:1擊敗謝中博/張亞雯。 2006年是中國混雙戰績最差的一屆,四對組合無一人打入半決賽。經過06年的慘敗后,中國混雙以新姿態出現在07世錦賽賽場。當時張軍淡出羽壇,高崚改與年富力強的男雙高手鄭波合作,合作后兩人在國際賽場幾無敗績。當時,謝中博/張亞雯羽翼漸豐,小將何漢斌/于洋進步神速。就是這樣一支強有力的混雙軍團,最終還是與金牌失之交臂,經過數輪鏖戰,鄭波/高崚、謝中博/張亞雯打入半決賽。半決賽成了中印之爭,鄭高兩人擊敗印尼高手林培雷/瑪莉莎,而謝張組合則再次負于維迪安托/納西爾,其中決勝局是以20:22的微弱劣勢敗下陣來。冠亞軍決賽,鄭波/高崚表現失常,出人意料地完敗在對方手中。煮熟的鴨子再度飛掉! 去年,中國混雙甚至有四對組合具有競爭冠軍的實力,鄭波/馬晉、何漢斌/于洋、謝中博/張亞雯和徐晨/趙蕓蕾在國際比賽均有問鼎紀錄,外界一致認為金牌很難逃出中國人掌心。然而,命運卻與中國混雙開了個大大的玩笑。先是徐晨/趙蕓蕾在第二輪出局,第三輪另三對組合未經歷風險均闖進八強。誰也沒有想到,1/4決賽居然成為中國混雙的滑鐵盧,三對組合無一例外地負于對手,集體出局,爆出了那屆世錦賽的一大冷門。 平淡時期屢爆冷門 值得一掉的,中國混雙歷史上獲得的三枚世錦賽金牌,均是在賽前不被看好的情況下獲得的。 1987年,第5屆世界羽毛球錦標賽在中國北京舉行。賽前,行家和媒體們普遍認為,混雙項目將是韓國人的天下,名不見經傳的東道主選手進入半決賽便是勝利。然而戰幕拉開后,不被眾人看好的中國混雙表現出極強的沖擊力,王朋仁/史方靜和何一鳴/楊新芳兩對組合均躋身四強。半決賽,王朋仁/史方靜出人意料地擊敗一對韓國選手。決賽中,王史兩將再演奇跡,將奪魁大熱門李德春/鄭明熙掀于馬下。在一雙雙驚奇的目光中,進入國家隊僅一年的上海籍組合王朋仁/史方靜走上了冠軍領獎臺。當然,王朋仁/史方靜并非曇花一現的人物,該年底,他倆合作奪得世界杯混雙冠軍。翌年,兩人再獲這一榮譽。 十年后,中國混雙選手又一次站在世錦賽冠軍領獎臺上,取得這一榮譽的是劉永/葛菲。和王朋仁/史方靜一樣,劉葛兩人成為混雙賽場的風流人物也頗具傳奇色彩。1996年11月,教練安排劉永與葛菲合作混雙,而這次不經意的試驗竟造就了一對世界超級混雙。1997年1月至4月,合作不久的劉永/葛菲先后參加了韓國、全英、瑞士和日本公開賽,竟席卷四金而歸,一時震驚世界羽壇。在該年5月間舉行的第10屆世錦賽上,來自江蘇的劉永/葛菲一路擊敗韓國、丹麥、印尼等國好手,摘取混雙金牌。劉永和葛菲并未“見好就收”,他倆隨后在世界杯、馬來西亞等一系列國際比賽中屢奏凱歌。該年11月底,劉永/葛菲在中國公開賽決賽中不敵韓國名將金東文/羅景民,近一年的不敗紀錄才就此畫上句號。 中國第三對世錦賽混雙冠軍張軍/高崚更是制造冷門的高手。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備受國人看好的劉永/葛菲在首輪比賽中“陰溝翻船”。相反,新組合張軍/高崚卻一路“放衛星”,他倆進入八強后,先后擊敗了金東文/羅景民、索加德/奧爾森、特里庫斯/許一敏三對著名組合,成為我國首對在奧運會上奪得羽毛球混雙冠軍的組合。翌年舉行的第12屆世錦賽,張軍/高崚再次成為冷門的制造者,他倆在決賽的決勝局中,以17比16險勝整體實力高于自己的韓國選手金東文/羅景民,首次奪得世錦賽混雙冠軍。 (新浪體育 王全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