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球世錦賽史上3冷門:中國連阻1高手登頂,遲到金牌 |
足球比賽一向以善演冷門而著稱,1954年的西德隊,1982年的意大利隊等都是在賽前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出人意料地摘取世界杯桂冠的。與足球相比,羽毛球的冷門系數似乎小了許多,不過誕生30余年的羽球世錦賽并不缺這類冷門。 弗羅斯特無冠軍命 1985年6月,第4屆世錦賽在加拿大卡爾加里舉行。賽前,中國隊20歲小將趙劍華被公認為奪標呼聲最高的男單選手,此前半年時間他兩度擊敗世界頭號選手弗羅斯特,轟動一時。出人意料的是,帶病出征的趙劍華抵達卡爾加里后卻因病情加重不得不宣布棄權。當時,輿論一致認為冠軍已是丹麥名將弗羅斯特的囊中之物。戰幕拉開后,那兩年表現平平的中國老將韓健狀態卻出奇的好,他居然連過數關闖進決賽,決賽對手正是一直對世錦賽桂冠虎視眈眈的弗羅斯特。前兩局雙方勝負各半,但眾人無不認為勝利將屬于實力稍勝一籌的弗羅斯特。決勝局開始后果然向人們預料的方向發展,弗羅斯特以8:3的優勢交換場地。關鍵時刻,韓健將他的“牛皮糖”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他以穩固的防守化解了弗羅斯特一輪又一輪攻擊,同時伺機反擊。此招竟然大顯成效,韓健奇跡般地連得12分,以15:8反敗為勝,韓健因此成為第一位奪得新世羽賽男單冠軍的國手。相反,弗羅斯特卻失去加冕世界冠軍的最佳時機,兩年后他不敵中國選手楊陽,再度屈居亞軍。這位紅極一時的頂尖高手曾多次奪得全英賽、大獎賽總決賽冠軍,并從未嘗到過世錦賽冠軍的滋味,這成為弗羅斯特的一生遺憾。 孫俊金牌“失而復得” 1997年,國手在第9屆世錦賽上一舉奪得女單、女雙和混雙金牌,一度跌入低谷的中國羽毛球隊,經過四五年的艱難爬坡,重新成為國際羽壇的龍頭老大。值得一提的是,那屆世錦賽最令人難忘的并不是男女國手頻頻攬金,而是男單選手孫俊帶傷比拼的感人一幕。由于第一號男單國手董炯因病中途退出,沖擊冠軍的任務便交給了“配角”孫俊。孫俊沒有令人失望,他在半決賽中苦戰三局,將奧運冠軍拉爾森拉下馬,決賽對手是丹麥3號選手拉斯姆森,奪標前景一片光明。然而,男單決賽的演繹過程卻大大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與拉爾森一戰大大消耗了孫俊的體能,賽后他累得大腿抽筋,但對冠軍的強烈渴望使他義無反顧地走向決賽賽場。首局,孫俊以10:14落后,他硬是靠著拼勁以17:16拔得頭籌。次局,孫俊一路順風以13:6領先,眼看冠軍即將到手,孫俊的體能卻出現了極點,拉斯拉森乘機追趕,他連得9分將大比分扳平。決勝局前,體能透支的孫俊大腿出現抽筋,經隊醫緊急護理后他帶傷上陣,和第二局一樣,開局后孫俊取得10:3的大優局面,然而這時他的腿傷開始發作,雖然孫俊強忍疼痛堅持作戰,仍無法與生龍活虎的拉斯姆森正面比拼,拉斯姆斯又一次奇跡地連續得分,以15:10幸運捧杯。孫俊十分遺憾地飲恨離場,但他卻贏得了全場觀眾的一致掌聲,前來頒獎的英國王子愛德華說:“孫俊是所有人心目中的冠軍!”令人欣慰的是,兩年后孫俊在世錦賽力挫群雄,奪得了遲到兩年的男單金牌。 吳俊明/白國豪一黑到底 2005年世錦賽最大難忘賽事是什么?不少中國球迷可能會提到男單決戰陶菲克輕取林丹。如果將調查標本放寬到各國球迷,答案很可能是男雙決賽美國的吳俊明/白國豪上演以弱勝強的一幕。 曾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風光尤伯杯賽場的美國人,退出最高舞臺已有近半個世紀。2005年世錦賽在美國舉行,湯姆大叔借助地主優勢,居然上演了世羽賽史上一個最大冷門。該國男雙選手吳俊明/白國豪僅是13號種子,世錦賽前在國際賽場幾無亮點,但就是這對選手打入16強后,先后擊敗了鄒俊英/鐘騰福、埃里克森/倫加德和陳重名/古健杰三對一流組合,直奔決賽賽場。決賽中,吳俊明/吳俊明再演冷門,居然將印尼著名組合拉下馬,在世人眼皮底下奪取影響力頗重的男雙冠軍。吳白兩隊是一對美籍亞裔選手,吳俊明曾是印尼名將,赴美前已是奧運會、世錦賽雙料冠軍,不過越南裔白國豪此前卻是無名之輩。那次世錦賽,吳俊明細膩的技術和超凡的組織能力,白國豪的后場大力劈殺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為他倆上演一個個冷門奠定基礎。不過,此后他倆再未在一流賽事取得過佳績,這反而更凸顯那屆世錦賽他倆的黑馬成色。 (新浪體育 王全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