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超聯賽埋下職業化種子,世錦賽將檢驗模式成敗 |
2010年8月23日,第18屆羽毛球世錦賽將在法國巴黎開幕,這是中國羽超聯賽之后的第一個世界大賽,林丹、王儀涵領銜中國羽毛球隊以最強陣容出征。經歷了羽超聯賽的“以賽代練”,國手們有何表現,在某種程度上也許會影響羽超聯賽的口碑。但是無論如何,羽超聯賽讓羽毛球職業化走出了第一步。 青島奪冠,俱樂部運營成標桿 2002年,維持了4年的中國羽毛球聯賽停擺,那個時候,受制于群眾基礎、聯賽贊助、電視轉播等諸多因素,中國羽協最終不得不放棄聯賽之路。2010年,羽超大幕重啟。從5月22日揭幕戰開始,到8月8日決賽落幕,新羽超的首個賽季歷時78天。巧合的是,揭幕戰青島戰勝廣州,拉開聯賽大幕;決賽青島力擒湖南,登頂聯賽之巔。在新羽超元年,青島俱樂部的運營和管理無疑為各隊樹立了一個標桿。 在聯賽初期,青島啤酒俱樂部在內部的目標是保四爭三。客觀地講,按照青島隊的實力,這個目標不難實現。不過能高舉冠軍獎杯,還是有些出人意料。 除了團結、實力之外,青島俱樂部的“職業”應該是問鼎的主要原因。他們是最早成立的俱樂部,他們擁有專屬駐地,他們擁有堪稱聯賽中條件最好的訓練和比賽場館。可以說,在聯賽籌備階段,青島各方面就準備好了,這些措施保證了全隊比賽的狀態和俱樂部運營順暢。在羽超的8支參賽俱樂部中,青島啤酒俱樂部無疑是職業化程度最高的俱樂部。既然是職業聯賽,符合職業要求的俱樂部取得好成績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政府指導、企業支持和俱樂部市場化運作,是青島啤酒俱樂部成功的基礎保障。在青島啤酒隊奪冠的當天,國家體育總局乒羽管理中心副主任、國家羽毛球隊總教練李永波表示:“隊員的努力和完善的保障再加上俱樂部的規范,讓青島隊在第一年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職業聯賽,放大國手明星效應 對于長期封閉于一隅的國家羽毛球隊來說,如火如荼的羽超聯賽,打破了固有的封閉與寧靜。國家隊隊員在體驗了兩個多月“空中飛人”后,錘煉心志,學會自理。與此同時,國手們的明星效應被放大。 聯賽大多數集中在周末進行,國家隊隊員打完比賽后,一般都是周日回到國家隊,基于此,國家隊各個訓練組都取消了周一上午的訓練安排,騰出時間讓隊員休整。因為周六國手們又要出發去比賽,所以國家隊周五的訓練一般都不會強度過大。保證了國手們的狀態,到了各個賽場自然可以發揮出較高的水平,從而直接推動聯賽甚至是這項運動的開展。 聯賽給國家隊隊員帶來了可喜的變化,從賽場到訓練場,隊員們自覺地嚴格要求自己。林丹甚至主動要求國家隊教練“盯梢”自己,成為唯一擁有“貼身教練”的球員。 羽超靠明星撐門面,更靠明星提升品質,可以說國手們在各俱樂部的作用舉足輕重。在7月4日那場對陣長沙川崎俱樂部的鏖戰中,青島啤酒俱樂部的女雙主力馬晉發高燒,但她咬緊牙關,攜手隊友一舉拿下混雙、女雙兩場勝利。比賽結束后,馬晉眼看著其他隊友紛紛踏上返回北京的歸途,她卻只能獨自在酒店養病。通過羽超賽場,球迷們在場邊真切感受到國手們的職業素養,聯賽的水平保證了,球迷們也覺得買來的球票值了。 林丹絕對是整個聯賽的超級巨星,可以說他是羽超聯賽中的一張王牌。八一隊的主場設在了深圳,在這個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城市里,林丹深深感受到了深圳球迷的熱情。每場比賽只要林丹出場,幾乎全是爆滿。7月8日浙江隊主場迎戰八一隊,由于林丹的到來,比賽開始前,高達480元的球票早早售罄。而林丹也的確不負眾望,以不敗的戰績完成了聯賽的前兩個階段。“一名優秀的運動員,除了勝利、奪冠之外,還應該為推廣這項運動做一點事情。如果因為我的到來,能對聯賽和球市有一點幫助的話,再辛苦也是值得的。”林丹在羽超賽場上如是說。 明星讓球市有了保證,也激發著球迷心中的狂熱和激情。羽超聯賽讓鮑春來的粉絲們興奮不已,無論小鮑身處何地,總有球迷追隨而至。國手們在“推銷”著羽超聯賽,同時聯賽也會讓越來越多的國手加快職業化進程,他們在聯賽中逐漸成熟,而這種變化又反作用到羽超中,讓更多的人喜歡上羽毛球,從而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和文化。 贊助商,從觀望到滿意 作為2010羽毛球超級聯賽的器材合作伙伴,對于聯賽的發展和運營,李寧公司有著自己的見解。李寧品牌管理部總監揚綱就表示:“我們希望通過聯賽能夠推進中國羽毛球運動的發展,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羽毛球運動中來,拉近廣大羽毛球愛好者與專業運動員之間的距離,同時也能幫助國家隊培養更多的好苗子、新國手。” 對于贊助商來說,羽超聯賽是今年的一個大舞臺,李寧公司是羽超聯賽的賽事合作伙伴,賽事的成功舉辦和完善對合作伙伴意義重大。羽超聯賽全新啟動,需要各方支持,像“YY”、川崎等知名品牌也都贊助了不同的球隊或者派駐觀察員了解羽超聯賽。事實證明,全新的羽超聯賽與以往相比,關注度大幅提高,贊助商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可以預見,未來的羽超聯賽必定是各運動品牌的必爭之地。 廣州粵羽俱樂部還有另外一種形式的“贊助商”———他們的股東。廣州粵羽俱樂部此次是完全市場化運作,俱樂部經費完全由股東投資,同時股東擁有完整的所有權。在賽季之初,整支球隊總價值大約為300萬元,而僅僅兩個多月后,球隊的價值就被估價到700萬元,有這樣的投資回報率,“贊助商”能不高興嗎? 醞釀羽甲,升降級帶來活力 據國家體育總局乒羽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2010年羽超聯賽結束后,將推出2010年中國羽毛球俱樂部甲級聯賽。 2010年羽甲聯賽將進行兩站賽會制比賽,時間初定在8月底和10月初,以俱樂部隊為單位進行混合團體賽,并根據各隊兩站比賽的積分確定羽甲聯賽的總排名。總排名第一的俱樂部隊將與羽超聯賽第八名進行升降級比賽,勝者將獲得征戰2011年羽超聯賽的資格,負者則參加2011年羽甲聯賽。 羽毛球有了升降級,無疑是一件大好事。“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升降級制度可以讓整個聯賽充滿活力。羽超俱樂部如果不加強管理、提高水平,幾年后可能就將席位不保;而羽甲俱樂部,則可以找準奮斗的方向,為進軍羽超而努力。 羽超元年剛剛過去,聯賽搭起了一個舞臺,各家俱樂部和旗下球員才是真正的主角。一個項目從舉國體制到職業化運作會有很長的路要走,對于羽毛球來說,羽超聯賽是這條路上的第一步。我們欣喜地看到,在羽毛球日益盛行的今天,這項運動已經有了職業化發展的土壤和種子。 (舜網-濟南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