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羽賽綜述:林丹結束18個月對李不敗,一組合耀眼 |
上周在中國大師賽囊括五金的國羽隊,本周馬不停蹄地參加了日本超級賽,國手奪得除男單之外的四枚金牌。日本之行,國羽隊再次展現無與倫比的整體實力,同時,男單金牌的丟失以及新組合、新人出現的波動現象,應該引起決策層的關注。 日本之行亮點多 一周前的中國大師賽,身為東道主的國羽隊派遣了一支龐大軍團,這次移師日本超級賽,人數優勢蕩然無存。雖然闖關難度增大,但國羽隊仍表現出強大的整體優勢,和世錦賽、中國大師賽一樣,在10張決賽席位中取得其中8張,優勢之大令人咋舌。日本之行,國羽隊包攬兩個女子項目和混雙冠亞軍,還奪得男雙冠軍。 林丹在男單決賽不敵最強對手——馬來西亞名將李宗偉,結束了近18個月對他的不敗紀錄。這場比賽,是林李多年對抗中難得一見的佳作,雙方都發揮了較好水平,技高一籌的林丹只是失誤稍顯多些,被李宗偉占得上風,遺憾地輸掉兩人的第21次對決。 參加女單的蔣燕姣、汪鑫、王適嫻、盧蘭和王儀涵五員國手,外戰均保持不敗,后三人是輸給隊友分別止步于半決賽、第三輪和第二輪。半決賽,汪鑫2:0完勝鮑恩,連續六次擊敗這位丹麥悍女。金牌落入近階段鮮有亮點的蔣燕姣囊中,說明中國女單眾主力水平相當接近。一姐之爭仍是今后一段時間的看點之一。 女雙、混雙均包攬金銀,顯示出國羽隊這兩個項目的整體優勢。男雙比賽,國羽同樣派出兩對組合。蔡赟/傅海峰繼問鼎世錦賽、中國大師賽后,再奪日本超級賽冠軍,在國際賽場實現“帽子戲法”。小將柴飚/張楠與“風云”爭奪決賽權時完敗在師兄手下,這場德比戰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年輕男雙與“風云”組合的實力差距。當然,柴飚/張楠能挺過三輪沖進半決賽,這是中國年輕男雙在超級賽不多的亮點,給點掌聲! 新組合還需觀察 9月中旬,國羽隊對女雙、混雙陣容進行了大手術。上周舉行的中國大師賽,這些新組合整體表現較好,和中國大師賽相比,日本超級賽的鍛煉價值更大,一是國手沒有主場優勢,二是參加的高手更多些。 參加女雙的有于洋/王曉理、成淑/趙蕓蕾兩對國手,前一組合是上月新捏合的,后一組合是北京奧運會后推出的一對新秀。四輪角逐,兩對國手均擊敗對手會師決賽。半決賽,于洋/王曉理擊敗了奧運會第4名、日本名將前田美順/末綱聰子,成淑/趙蕓蕾經過三局苦戰力克中國臺北名將程文欣/簡毓瑾,顯示出重新組合的中國女雙在世界賽場在個體和整體上仍然握有優勢。值得一提的是,于洋/王曉理連奪兩站冠軍,這對“一拍即合”的新組合目前交出了一張滿意的答卷。 同樣是包攬金銀,但混雙國手整體表現略遜于女雙。大師賽被李永波點名表揚的徐晨/于洋止步于首輪,擊敗他倆的中國臺北選手李勝木/簡毓瑾水平不俗,但徐晨/于洋在他倆面前兩局僅得26分,說明這對組合的合作要達到理想境界,還需要在后面的訓練中充分磨練。全英賽新科狀元——小將張楠/趙蕓蕾奪取冠軍令人可喜,但他倆在大師賽首輪不敵往日的準一流組合——泰國選手普拉帕卡莫爾/桑松卡姆,短短兩周時間出現較大波動,說明這對新人在實戰經驗方面還要提高。 列強不可忽視 近一個月來,國羽隊先后囊括世錦賽、中國大師賽五冠,日本超級賽與五冠失之交臂,球隊在國際賽場未能上演五金“帽子戲法”,令人扼腕痛惜,但一枚金牌的失落,對國羽隊來說無異換來一帖清醒劑,這場失利或許是件好事。 打破國羽壟斷的李宗偉無疑是眾對手中最大的亮點。缺陣中國大師賽的李宗偉這次表現出上佳的狀態,第二輪、第三輪均以2:0輕取日本好手田児賢一和鮑春來,每局均只讓對手得了10分,決賽與公認的世界第一林丹鏖戰三局后取勝,向世人證明他有能力向林丹發起挑戰。前段時間,外界對林丹的韓國“冤家”樸成奐給予密切關注,多少忽視了近兩三年屢屢在林丹面前“示弱”的李宗偉。就球的境界來言,李宗偉才是林丹的最大對手,他在日本超級賽的狀態表明,經歷多年大賽的挫折后,馬來人有可能向林丹發起強烈的沖擊。 近兩站比賽,鮑恩均不敵汪鑫,分別止步于半決賽、決賽,但這位老將屢屢向中國女單發難,僅今年王儀涵、盧蘭等均敗在她的拍下,中國女單絕不能因為汪鑫是她的克星而放松警惕。 混雙第二輪,何漢斌/馬晉擊敗李勝木/簡毓瑾,為徐晨/于洋報一箭之仇。這場比賽勝得相當僥幸,三局比分均是兩分分出高低。李勝木/簡毓瑾只是混雙好手之一,可見整體占優的中國混雙還沒有個體上的明顯優勢。 (新浪體育 王全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