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球全錦賽團體賽四大亮點,國家二隊小將挑大梁 |
9月4日至11日,一年一度的全國羽毛球錦標賽團體賽在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展開。由于國家隊的一線主力剛剛征戰了世錦賽,隨后又將奔赴常州參加中國大師賽,身體處于疲勞狀態,急需調整,因此國家隊教練組決定一隊全體隊員不參加今年的全國錦標賽。名將、主力的缺陣無疑讓今年的全國錦標賽的整體水平打了折扣,也少了許多熱點、看點,因而在比賽期間,佑大的體育館內觀眾寥寥,頗顯冷清。但是,幾天的比賽下來,我們發現,本次全國錦標賽團體賽的競爭依然激烈,其間依然有不少吸人眼球的亮點。 亮點一:在奧運場館回味奧運氣氛 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羽毛球比賽場館,也是目前世界上專為羽毛球項目設計建造的高水平體育館。但在北京奧運會結束后,兩年來這里再未舉辦過任何專業羽毛球賽事。今年的全國錦標賽團體賽是北京20多年來第一次承辦全國性羽毛球大賽,把比賽安排在奧運場館舉辦,承辦方——北京市朝陽區體育局可謂用心良苦。而對于參加這次比賽的各省市隊教練和隊員來說,能夠在奧運場館參與競爭,無疑也是既新鮮又快樂。 雖然北京奧運會已經過去兩年,但走進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一股濃濃的奧運氣氛仍然撲面而來。場地的景觀設計依然是以蘭色為主色調,整潔醒目;場館內的各類設施,奧運的痕跡隨處可見,尤其是各處的指示牌,絕大多數依然保持著奧運期間的原樣。走在里面,兩年前的奧運盛景不禁又浮現眼前。 比賽開始后的第一個周日,盧蘭、杜婧等國家隊主力利用休息時間來為各自省隊的小弟弟小妹妹們加油打氣。當他們走進這里時,感覺一切都那樣熟悉,關于北京奧運會的種種記憶也一下子被喚回。 相對于這些兩年前曾在這里經受了北京奧運會洗禮的大姐姐,各省市隊的年輕隊員們都是第一次在這樣高規格的奧運場館內作戰,興奮、開心之余,也會覺得這個館實在太大了,剛開始適應場地時,甚至會犯打不到球的低球錯誤。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賽前訓練之后,年輕隊員們都對場館豎起了大拇指,而場館內隨處散發的奧運氣息更激起了他們的斗志。 亮點二:老將出馬人氣足 翻開本次比賽的秩序冊,有兩個人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一個是代表廣州女隊出戰的前奧運女雙冠軍張潔雯,另一個則是代表上海隊出戰的前世界女單冠軍朱琳。這兩位已經離開國家隊的老將的出場,為星光有些黯淡的本次比賽增添了一抹亮色。 已經出任廣州體育局羽毛球中心副主任的張潔雯,這次的身份很特殊,既是隨隊官員,又是參賽選手。比賽期間,張潔雯很多時候只是坐在看臺上給小隊員們加油鼓勁兒,頗有一些領導者的風范。但在決定廣州隊能否升級的關鍵戰中,她披掛上陣,帶著小將梅綺麗一起拼殺,為廣州隊奪下至關重要的一場雙打。最終,廣州女隊如愿從乙組升至甲組,張潔雯在場上場下發揮出的老將余熱功不可沒。 相形之下,因傷離開國家隊后,朱琳并沒有放棄賽場,因此她現在的身份依然只是上海隊的一名普通球員。這次隨上海隊參加全國錦標賽,朱琳的狀態并不理想,尤其在與廣西女隊的關鍵一戰中,她因為腰傷復發,無奈臨陣棄權。少了朱琳這名主力,上海女隊在本次比賽中也慘遭降級厄運。不過,相比于其他年輕隊員,朱琳依然保持著很高的知名度,賽后總會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因為她,上海女隊也獲得了更多的關注。 亮點三:天王出山掌教鞭 如果說本次全國錦標賽接受采訪次數最多的人是誰,那無疑是出任廣西隊總教練兼男隊主教練的昔日男單四大天王之一趙劍華。坐在看臺上,一邊盯著自己的隊員在場上的表現,一邊忙著應對記者們的采訪,趙劍華笑著說:“沒想到,我竟然成為這次比賽的焦點了。” 這次比賽是趙劍華上任后率隊參加的第一個全國性大賽,也是他時隔14年后再度親歷全國錦標賽,只不過14年前,他還是代表江蘇隊出戰的一名老將,如今則是省隊教練中的一名新兵。置身于久違的全國錦標賽賽場,趙劍華難免感慨萬千,但對于現在的他來說,此次最重要的任務則是了解全國羽毛球界的現狀,探尋其他各隊年輕隊員的水平,明確自己所帶的廣西隊目前在國內羽壇的位置。經過幾天的觀察,他坦言,現在的這支廣西隊太年輕,整體實力與其他各隊有一定差距,要實現在三年后的全運會上進入前六的任務目標難度很大。不過,對于自己手上的這撥小隊員,他還是挺有信心的,他說:“他們雖然看起來比其他選手弱了一些,但基本技術并不差,只是比賽參加得太少,經驗不足,缺少自信,再有就是技術的熟練度和精準度存在不少缺點。不過這些都可以改,只要加強訓練,加強管理,多給他們一些鼓勵,他們還是很有發展潛力的。” 趙劍華執教廣西隊后,小隊員們既高興又緊張。高興的是跟著趙劍華練,自己肯定能學到很多東西,進步也會很快;緊張的是不清楚趙劍華對他們會不會很嚴厲。不過,從本次比賽看,趙劍華應該算是態度和善的教練,隊員們下場后,無論輸贏,他都先和顏悅色地鼓勵一番,“打得不錯,發揮了七、八成”,然后再一一指出他們的不足。趙劍華說,這次比賽,他對隊員的要求很簡單,就是盡全力打好,把自己的水平全都發揮出來。在他看來,比賽期間,對隊員還是要以鼓勵為主,但回去后,為了彌補技術弱點,強化訓練則是絕對免不了的了。 亮點四:國家二隊小將挑大梁 因為國家一隊全體隊員缺席,本次比賽呈現出這樣的一個特點,即各省市隊之間的實力被拉近,競爭相當激烈,尤其是江蘇、八一等擁有國手較多的傳統強隊受到了強有力的沖擊。由于各隊均主要靠年輕選手挑大梁,因此年輕選手表現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各隊的成績。 綜觀比賽,各隊的年輕隊員都非常珍惜這次難得的鍛煉機會,在場上,他們斗志旺盛,盡全力去拼每一分、每一場,其中國家二隊的隊員表現更加突出,他們中的很多人都為本隊奪取佳績立下大功,像代表廣州女隊出戰的鄧旋、區冬妮、肖婷,代表北京女隊出戰的索敵等,都在隊中發揮了核心作用,在她們的帶動下,廣州女隊和北京女隊雙雙從乙組升入甲組,實現了新的突破。 比賽期間,國家二隊的幾位主教練每天都到現場觀戰,一方面考察自己隊員的表現,另一方面也希望從中發現更年輕的好苗子。本次比賽,一些省市隊選派了部分15、16歲的隊員上場,他們便成為幾名二隊教練的觀察重點。從他們的表現看,教練們認為,他們中的部分選手頗有發展潛力,有望成為明年二隊的選拔重點。 (搜狐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