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云三天兩敗刺痛誰? 后繼乏人成國羽男雙大患 |
北京時間11月18日,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男子羽毛球雙打1/4決賽中,中國選手蔡赟/傅海峰0-2不敵韓國選手鄭在成/李龍大,兩局比分為16-21和12-21。30分鐘,風云組合就結束了比賽,這是他們職業生涯里罕見的慘敗。李永波總教練期望的包攬亞運金牌的愿望,蒙上了巨大的陰影。鄭在成/李龍大的強勢,以及我們男雙拳頭組合蔡赟/傅海峰的低迷,讓我們不得不為中國隊的男雙倫敦前景擔憂。 風云已難稱世界霸主 看看最新的國際羽聯世界排名,中國金牌組合蔡赟/傅海峰已經滑落到第7的位置,而諸如古健杰/陳文宏、鄭在成/李龍大讀名將都在他們之前。印尼那對老世界霸主基多/塞蒂亞萬目前也是世界第三,滑落的速度也還沒他們快。而目前的第一則是丹麥的波伊/摩根森。在對體能和速度要求最高的男子雙打項目上,更是極為明顯地呈現長江后浪推前浪的局面。 蔡赟/傅海峰今天最出色的成績,就是在巴黎世錦賽上獲得冠軍。當時他們在決賽中戰勝了馬來西亞的鉆石組合古健杰/陳文宏,而鄭在成/李龍大是在1/4決賽中1-2不敵古健杰/陳文宏被淘汰的。在亞運會羽毛球男團決賽后,李永波就說過,他想到了蔡赟/傅海峰會輸球,對他們的輸球有心理準備,因為這幾年隨著其他協會男雙勢力的紛紛居崛起,世界上至少有7、8對很優秀的頂尖選手,他們之間的勝負可能就在兩三個球之間。 但今天男雙1/4決賽中,風云組合出現的速敗,則反應出很多問題。是偶然現象,還是蔡赟/傅海峰的狀態出了什么問題,這非常值得深思。輸球不是很可怕的事,但如此快速地完敗,不僅驚人,而且對風云自己自信心的打擊都是很大的。 年齡大坎 或是最可怕天塹 任何項目的優秀運動員,最不可抗拒的就是歲月的流逝。在羽毛球男雙領域,年齡大的組合,總有被年齡小一些的世界頂尖組合取代的時候。蔡赟已經三十而立,而傅海峰也已經27歲,他們加起來已經超過57歲。而鄭在成/李龍大,一個28歲一個22歲,正是男雙最黃金的年齡搭檔。 在這次廣州亞運會之前,兩對組合一共交鋒十次,風云組合取得了六勝四負的戰績。在2009年世錦賽決賽中,蔡赟/傅海峰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奮戰才以2-1險勝李龍大/鄭在成獲得冠軍,當時決勝局雙方一直打到26平,風云組合才連得兩分取得了勝利,由此可以看出兩對選手實力之接近、爭奪之激烈。 而去年的蘇杯、今年的湯杯,風云都在關鍵時候為國羽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從2006年馬德里世錦賽男雙奪冠至今,風云承擔的任務相對來說也太重太長了。實際上,風云被這對韓國第一男雙突破,在廣州亞運會之前已有先兆。在9月中旬的中國羽毛球大師賽半決賽中,蔡赟/傅海峰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上演大逆轉,以20-22、21-13、21-17艱難戰勝鄭在成/李龍大。結合亞運團體決賽中兩對選手的表現,明顯看得出來對手在進步,而風云在老化。 應對風云慘敗的對策有兩個——一是盡快培養新的男雙核心,以彌補風云滑落可能造成的戰陣地真空。二是努力挖掘風云潛力,幫助他們解決好體能分配與狀態發揮問題,輸給主要對手不可怕,關鍵是能在奧運會等最關鍵的比賽中,還能調節好火力給對手致命一擊。 (搜狐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