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風云組合:怎么蜜月,怎么吵架分手,怎么融合 |
已經做了父親的傅海峰很溫情。在花都的“李寧夢之隊”見面會上,這個廣東仔透露,妻子也特地帶著兩歲的兒子傅子瑜來到廣州給他加油助威,無奈羽毛球比賽實在一票難求,小子瑜只能通過酒店的電視給老爸加油。 不過,傅子瑜沒能看到風云組合顯神威。本屆亞運會男團決賽中輸給了韓國隊的李龍大/鄭在成,在單項1/4決賽中,他們再次敗北。但這不影響他的壯志雄心,他還提到了孩子的進步,“如果我輕輕地發一個球,他還真可以接起來。他不是用小孩的球拍,每次還堅持用我的球拍。” 結束了亞運征程之后,風云組合將隨國家隊返回北京,一周之后即將參加中國公開賽、中國香港公開賽等一系列賽事,陪伴家人的時間并不多。“即使這兩天沒有比賽,我也一直需要保持訓練,與家人見面的時間很少。接下來我們要參加很多比賽,因為我和蔡赟的積分不高,如果現在不開始打拼,到了倫敦奧運會上很難爭得較好的種子席位。” 你知道,這對中國歷史上最強的男雙組合,是如何重新崛起的嗎? 收拾好球包,戴上iPod,將外套搭在肩膀上,蔡赟從總局訓練局羽毛球館最內側的球場往電梯口走。路過第二片場地時,他朝場地里正在一人面對兩個小隊員進行殺球練習的傅海峰揚了揚頭,傅海峰點頭示意,然后收回眼光,繼續自己的大力扣殺。 這樣的眼神,他們一起默契了8年。 眼下,這對“風云組合”正收拾包袱上路,接下來的李寧杯上海公開賽,廣州亞運會,倫敦奧運會,在等著他們。 蜜月期 2002年5月,中國男隊第5次沖擊湯姆斯杯失望而歸,教練組決心改變男雙落后的面貌,并請著名教練湯仙虎出任男雙主教練。2002年7月,在福州進行了一次全國范圍內的為期三個月的大集訓,以前主攻單打的江蘇人蔡赟,和廣東人傅海峰走在了一起。 在湯仙虎眼中,兩個人的風格屬于典型的剛柔并濟,這一點,也得到兩個人的承認。 蔡赟說,“別人都喜歡在一起嘻嘻哈哈的,只有他每次練得特別認真,而且他的后場進攻非常有威脅。雖然還有點糙,但是加以磨練,肯定是后場進攻的好手。” 傅海峰說,“他網前反應特別快。雖然他之前在男單組練習,但他打男雙和混雙,頭腦也非常清晰。” 隨后,蔡赟和傅海峰開始在各種國際比賽中嶄露頭角。從2002年中國公開賽的4強到2003年德國公開賽的亞軍,再到2004年瑞士公開賽的冠軍,在配對還不到兩年時間里,蔡赟和傅海峰就完成了一個漂亮的三級跳,“風云組合”逐漸叫開。 但蜜月期總是很短暫。2004年兩人成績陷入低谷,不僅接二連三地輸給一些不知名選手,還常常在前兩輪就戛然而止。正處于上升階段的兩人對失敗有些措手不及,猜忌、不信任、爭吵隨即而來。而以前那些惺惺相惜的差異化性格,這個時候也變得不順眼了。 傅海峰性格沉默寡言,不論場上還是場下,他的話總是寥寥幾句。訓練時,往往教練怎么說,他就怎么練。比賽時,教練怎么安排,他就怎么打。有時候,蔡赟很想和他聊聊訓練比賽的感受,傅海峰總是用一兩句話來回應。更多的時候,他愿意自己安靜地待在房間里面,戴上耳機打游戲。 蔡赟則天性開朗。在國家隊中,他和大家的關系都不錯,他喜歡跟隊友和教練溝通,還經常開一些女隊員的玩笑。閑暇時,他喜歡呼朋喚友,一起去吃飯,或者唱歌。當然,天性聰明的他也會在訓練的時候偷一點小懶,蒙混過關。 分手期 在無數個導火索暗暗積壓之后,兩人之間最大的一次戰爭在2004年備戰湯尤杯時爆發了。 當時,全隊正在福州的體育館里進行封閉集訓。在和一對隊友進行計分賽時,由于傅海峰在后場一個漫不經心的回球下網,蔡赟非常不滿地回頭看了一眼:“你就不能認真一點嗎?” 傅海峰有點忍不住了:“誰不認真了?咱倆的訓練,到底誰不認真?你成天說這不舒服那不舒服,不好好練,還說我不認真?” 蔡赟一聽這話立馬火了:“靠,平時讓你說話你不說,現在你說這個?賽場上討論技戰術的時候你怎么不說話?悶不做聲的,你看看有這樣的搭檔嗎?” 兩人越吵越厲害,場上正在訓練的其他隊員也都停了下來,望向他們這邊。教練員想上前阻止,但勸解聲很快被兩人的高分貝所蓋過。 這場爭吵持續了近一個小時。練習是沒法進行了,兩人都氣鼓鼓地回到了宿舍。 晚飯過后,兩人逐漸冷靜了下來。 蔡赟心想:“傅海峰能一下子說出這些還真是不容易,可能我確實平時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吧。” 傅海峰也覺得:“其實爭吵也算是溝通的一種方式吧,情侶、夫妻間不是也經常吵架嗎?” 蔡赟敲響了傅海峰的房門,而傅海峰也正準備給蔡赟發短信,隨后,兩人經過了一次徹談,并確認了彼此的努力目標:拿世世錦賽、奧運會的金牌。 如果第一次風暴就這樣歸于平靜,那么接下來蔡赟單方面要求退役,則直接導致兩人的分手。 雖然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止步8強,但是憑借2006年馬德里世錦賽上,他們繼李永波/田秉毅之后時隔17年再度為中國男雙獲得金牌,繼而成為隊中男雙的一哥。北京奧運會上,雖然銀牌帶著些許的遺憾,但這畢竟是中國男雙在奧運會的最佳戰績了。 但當傅海峰充滿信心地準備開始又一個四年的時候,蔡赟又找到了他。 “我想提前跟你說一下,你好做個準備。我也快三十了,現在在場上拼到第三局總是覺得有些跟不上,我不想等自己真的不行了再退。明年蘇杯是咱們的主場,那時候奪冠了退,應該也是挺好的一個結果。你比我小,打倫敦沒問題,但你得趕緊考慮一下接下來的搭檔了。” 蔡赟的話讓傅海峰的心跌落到了谷底,但看到對方態度堅決,他他隨即表示:“現在再換搭檔,還得有兩年左右的磨合期,不如一塊退算了。” 但他們的想法并沒有在教練組中通過,總教練李永波認為:“蔡赟本來就是靠意識打球的,體力不是他最大的障礙,關鍵要看他的信心和決心夠不夠,傅海峰則是當打之年。” 教練組決定將兩人拆對,一來給傅海峰找個合適的搭檔,二來讓蔡赟重新找到雙打的樂趣,說不定會激發兩人重新堅持下去的決心。 融合期 在2008年底的丹麥和法國兩站超級賽中,蔡赟的身邊站的是徐晨,傅海峰則和沈燁搭檔。但兩站比賽,成績都差強人意。特別是法國超級賽八進四的比賽,蔡赟和傅海峰攜都帶著自己的新搭檔隔網而立,這讓兩人有些別扭。 在比賽中,蔡赟在防傅海峰的殺球時,開始想念他們要是一邊的,這樣的殺球該多有威脅,而傅海峰在看到蔡赟網前精準的截殺后,發現這樣的搭檔實在難找到第二個了。 回到北京的冬訓,讓蔡赟和傅海峰有點難熬,都覺得重新再配合到一起的兩個人不知道應該怎樣將話語說出口。就在兩人都有些抑郁的時候,為了確保2009年蘇迪曼杯的萬無一失,教練組還是決定讓蔡赟/傅海峰再重新配回來打團體賽,教練將同樣的問題都拋給了蔡赟和傅海峰:“你是覺得跟新搭檔好,還是以前你們倆配的好啊?” 蔡赟和傅海峰自然點頭。 再次攜手,兩人都感受到了彼此的變化。傅海峰覺得,蔡赟比以前刻苦了;蔡赟覺得和傅海峰交流比以前順暢了。 在廣州,作為每場比賽第一對出場的選手,蔡赟和傅海峰拿出了世界第一的實力,不論是對陣印尼還是韓國,都干凈利落地幫助隊伍取得了開門紅。 和隊友們一同站在冠軍的領獎臺上,原本希望結束自己職業生涯的蔡赟發現自己依然留戀這片賽場,而傅海峰也覺得自己的熱情又再一次被點燃了。 奪冠后,兩人又認真地交談了一次。 蔡赟問傅海峰:“咱們的目標是什么?” 傅海峰一愣,沒明白蔡赟的用意:“這不廢話嗎?冠軍啊!不論是蘇杯、湯杯,還是世錦賽、奧運會,目標肯定是冠軍啊。” 蔡赟會心地一笑:“這就對了,我就想知道你是不是也是這個想法。既然咱們目標都是一致的,這一次,咱們就好好加油吧,為了冠軍一起努力,一起再奮戰到2012!” 理解,成了兩個人的主要詞匯。 傅海峰依舊寡言,但是已經成家、有了兒子的他比以前開朗了不少。兒子小魚兒每次見了蔡赟也格外的親切。 他不再苛責蔡赟的訓練不賣力,反倒是經常對他說:“要是打到第三局你累了,你就跟我說,盡量讓他們起高球,我來殺,你緩緩。” 蔡赟也不再拿傅海峰的沉默說事兒了,反倒是自己提前訓練完去做放松和治療的時候,都要跟他先打招呼。 (新浪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