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超聯賽兩極分化,有錢的廣招強援沒錢賣血求生 |
和其他職業聯賽一樣,羽超聯賽,玩的就是錢。俱樂部投入越多,最終成績就越好。青島俱樂部隊在羽超第一個賽季奪冠,靠的是大手筆引進內援。去年底青島隊引進了汪鑫、付海峰、周文龍、馬晉、杜靖等國家隊一線選手,幾乎每個單項都靠內援打天下。有圈內人士估算了一下,青島隊一個賽季的投入將近一千萬,幾乎是別的俱樂部的一倍。 羽超第二個賽季將于明年2月打響,一些有條件的俱樂部也加大了投入,希望能復制青島隊的成功模式。其中,廣州粵羽俱樂部最近因有恒大集團的支持,動作最大,他們不僅在國內轉會市場摘來了盧蘭、成淑等著名球員,而且已簽下了印尼著名男單選手陶菲克,陶菲克將以每場不低于十萬人民幣的價格代表廣州隊至少出戰兩場。廣州隊還將目標瞄向了世界頭號男單、馬來西亞的李宗偉和世界頭號男雙、馬來西亞的古健杰/陳文宏。 像青島、廣州那樣能投千萬巨資的俱樂部畢竟是少數,多數俱樂部像上海一樣,一年才有四五百萬的經費。處于基本維持正常開銷的狀態。 但也有俱樂部入不敷出,像江蘇隊,每年只有兩百多萬的收入。他們為了減少支出,只能將盧蘭、成淑等優秀運動員掛牌轉讓。由于這一級別的隊員如留在隊里,按照中國羽協的規定,兩人最低工資也要五十萬以上,江蘇隊不得不忍痛割愛,賺一些轉會費貼補球隊。 一些俱樂部招商困難,與羽超品牌尚未得到市場認同有關。江蘇隊是國內數一數二的羽球強隊,是全運會男女團體冠軍獲得者。在江蘇這樣經濟繁榮之地,竟得不到當地企業的青睞,實在有些不可思議。昨天南京當地媒體抱怨是國家隊的霸王條款害了江蘇隊,因為贊助江蘇隊的尤尼克斯是日本的一家羽毛球用品公司,如果江蘇隊選手都能用這家贊助商的球拍球鞋,贊助商愿出五百萬。但江蘇隊的國手只能用李寧品牌的球拍球鞋,尤尼克斯就不肯出那么多了。 其實,國家隊與李寧公司簽約在先,說國家隊選手只能用李寧牌比賽用品是霸王條款,也有些牽強。江蘇隊的困境,只能說明一個問題,目前的羽超俱樂部,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職業俱樂部。俱樂部缺少經營人才和市場推廣能力,是很普遍的現象。有些俱樂部如果沒有地方政府的支持,也會像江蘇隊那樣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態。 沒有總冠名、沒有電視轉播,今年上半年首屆羽超聯賽的上馬是非常倉促的,這也是羽超品牌缺少市場影響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國羽協應該做出更多的努力,讓“羽超”擁有與其水平相稱的市場價值,這樣,各俱樂部的日子才會更好過一點。 (新浪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