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成長檔案:1失利成夢魘,蔣燕皎克心魔重生 |
早在19歲那年,蔣燕皎就擊敗師姐龔睿那加冕全運冠軍,成為中國羽毛球隊女單成名最早的一朵小花。如今,24歲的她不僅是國內羽超聯(lián)賽勝率王,還是世界羽聯(lián)超級賽中國公開賽的三冠王。是什么成就了蔣燕皎?她沒有過人的天賦,也沒有出眾的自身條件,羽球生涯反倒充滿波折。但年少時的挫折卻使她就像一只輾轉荊棘之間的刺鳥,憑借一腔熱情和堅忍執(zhí)著,蔣燕皎終于飛向高空,磨練成了一個珍惜機會、遇困難不退縮的人。這也許就是她的成功秘訣。 從小打球就不服輸 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骨子里就淘氣的蔣燕皎被父母送進了常州市休墅堰區(qū)的羽毛球隊,沒想到她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項運動。 坐不住,閑不下,小丫頭的腦子里每天都想著趕快上完課,放學去隊里練球,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就是在家里的走廊上,她也會時不時揮著球拍找感覺,偶爾父母會一起加入進來,整個屋子都充滿了歡聲笑語。 家人對她打球的支持給了蔣燕皎堅持下去的動力,很快她就被選入常州市體校。但是在訓練中小姑娘卻發(fā)現(xiàn)了問題,因為和同齡人比起來身體素質并不是很好,她和大家一起練球時總會感覺自己要稍差一些。原來,當初市體校的教練把她選進隊,看中的只是因為她是左手選手。這個發(fā)現(xiàn)刺激了不服輸?shù)氖Y燕皎,她開始加倍努力,為了證明自己不差人一等。同在常州市體校的盧蘭盡管只小她一歲,卻感覺蔣燕皎好厲害:“我剛能發(fā)的好球,她就已經(jīng)能打出很不錯的吊球了。” 就這樣,等到市隊教練對這個韌勁十足的小丫頭豎起大拇指的時候,她已經(jīng)是隊里水平最好的女孩了。 希望之星忽臨“絕境” 1996年,蔣燕皎在忐忑中踏上了開往南京的列車,這個時候她才不過10歲,卻不得不開始面對省體校里獨自生活的考驗。 巨蟹座的蔣燕皎怎么也擺脫不了戀家情結的糾纏,父母一離開,她就忍不住哭了。還好,媽媽每星期都會來南京看她一次,即使是這樣,小丫頭還是忍不住要哭鼻子。媽媽來了當面哭,媽媽走了自己哭,每天都給家里打電話,晚上還有時候想家睡不著。這種情況持續(xù)了好長時間。后來天真的小姑娘還悄悄策劃過一個“逃跑”計劃,想攢起零花錢買火車票偷偷逃回家去。當然這個方案未能“實施”。 適應了省體校生活的她逐漸開始安定下來。蔣燕皎那時雖然還年輕,卻已經(jīng)懂得必須堅持到底的道理:“打球時撒嬌是沒有用的,如果遇到困難,就必須想著如何去克服。”1999年,是蔣燕皎在南京的第三年,還在專心苦練基本功的她并不清楚,一場風波很快就要來了。 那一年,蔣燕皎代表江蘇隊參加全國少年比賽,當時八一隊的陳偉華教練看中了她。但是由于面前還有進入江蘇省隊的機會,她放棄了這個邀請。可誰曾想因為種種變故,蔣燕皎沒能進入江蘇隊。 江蘇省體校的教練員帶著幾名落選省隊的小選手在福建廈門一帶到處尋找進入其他省隊的機會,卻無功而返。蔣燕皎從一名希望之星,瞬間淪落到似乎無球可打的境地。 也許是機緣巧合,同樣是羽毛球選手的遠房姐姐在集訓期間遇到了八一隊教練陳偉華,向他說明了蔣燕皎現(xiàn)在的情況。在命運的玩笑里,蔣燕皎終于進入了八一隊,即將開始一段難忘而意義深遠的羽球生涯。 軍隊磨練 小花初綻 八一隊的訓練館位于銅盤山地勢較高的地方,當時周圍比較偏僻,無處可去。隊里幾十號人基本上也不能出去,每天都在一起你看我我看你,除了練球幾乎沒有其他事情可做,生活非常枯燥。 陳偉華教練對這一批新進的小隊員非常上心,管理也比其他隊伍都要嚴格得多。蔣燕皎至今都保留著一個習慣,就是把一些錢存放在陳教練手里,要用的時候再去打報告拿。原來,在八一隊的時候,隊員基本上都要把現(xiàn)金上繳,而陳導就會記一本帳,誰拿來存了多少錢,誰取走了又去干什么,每一條都非常仔細。小隊員們也嚴格履行報告、請假外出、回來銷假的手續(xù)。如此嚴格且細致的管理,使蔣燕皎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地訓練,尋找進入國家隊的機會。終于,媽媽也不經(jīng)常來了,以前那個愛哭鼻子的小丫頭在八一隊摸爬滾打的鍛煉中,真正成長為可以獨擋一面的優(yōu)秀隊員。 2001年底,蔣燕皎憑借優(yōu)異的成績如愿以償?shù)刈哌M了國家隊的大門。然而國家二隊的生活卻完全不像她理想中的那樣美好,從早到晚的體能訓練,以及眾多強競爭的嚴峻環(huán)境,使本身素質就不出眾的蔣燕皎每天都累得受不了,而且心理上也沒有感受到教練員的重視。她萬分沮喪,彷徨起來:是不是要放棄國家隊的機會,回到地方去? 但事實上,過早的獨立生活已經(jīng)令她具備了解決困難的決心。教練員不重視,她就自己琢磨一點一點地積累起屬于自己的財富。這一年的辛苦最后獲得了回報,2003年,蔣燕皎似一朵小花綻放在世界青年錦標賽的舞臺上,拿到了女單冠軍。很快,國家一隊的主力名單上,便有了她的名字。 心魔困擾 跌倒后爬起 2008年的尤伯杯是蔣燕皎的一個坎。在要同荷蘭隊比賽的那天下午,本來沒有上場任務的她為了幫隊里拍錄像在人聲嘈雜的體育館中跑上跑下,幾乎就沒有想過多少關于比賽的事。無事一身輕的她沒有料到,晚上比賽進行到第一盤結束的時候,隊里突然決定換人,由她在第三盤出場迎戰(zhàn)卡特森。得到這個通知,蔣燕皎一下子就懵了。 蔣燕皎明白隊里這樣安排的意義,因為自己打球比較穩(wěn)健,在緊要關頭總能起到定心石一般的作用,所以教練們把期望寄托在了自己的身上。不能輸,不能輸啊!她一遍遍地默念著,心臟卻跳得越來越快,緊握球拍的手也在顫抖。身體上和心理上都完全沒有準備的蔣燕皎愈發(fā)地緊張了,教練布置的戰(zhàn)術安排完全沒聽進去。就這樣,她在印尼球迷的喧嘩中邁開重得仿佛灌了鉛一般的腿走上賽場,結果可想而知。 輸?shù)舯荣悾氐礁率冶闳滩蛔『窟罂蕖?008年的這場失利讓她得到了以慘痛代價而換來的經(jīng)驗,那就是即使自己不在出場名單上,也要充分做好上場準備。 這場失利帶來的難以磨滅的記憶,至今也不能說沒有一點陰影。團體比賽只要即將上場,蔣燕皎就會感到莫名地緊張。但是她下定決心要克服這個心魔,于是開賽前她會在休息室里靜坐,把教練布置的每一個細節(jié)和戰(zhàn)術都牢記于心。決不能再在團體賽中摔跟頭,她在心中默默立下了誓言。 現(xiàn)在人們說起蔣燕皎,還是“沉穩(wěn)”,這種沉穩(wěn)是她用血與淚的付出收獲的果實。回首成長之路并非順風順水,然而披荊斬棘一往無前的她終于令世界羽壇銘記了自己的名字。 (新浪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