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羽女雙再大變臉組四大強陣,進軍倫敦就是他們? |
18日,2011年世界羽聯馬來西亞超級賽將拉開帷幕,近日世界羽聯官方網站公布了各單項參賽名單,引人注目的是,近年來一直合作的成淑、趙蕓蕾被拆開,這是中國女雙繼三個月前的中國大師賽后再次實施“大變臉”。 尤杯失利導致女雙一變臉 北京奧運會后,隨著一批名將的退役,中國羽毛球各單項進行了大換血。五個單項中,更新力度最大的是女雙,先是高凌、楊維、張潔雯、魏軼力四員名將在2008年底宣布退役,后是趙婷婷、張亞雯在近兩年先后退出羽壇,目前活躍在一線的除了杜婧、于洋外,均是北京奧運會后涌現出的新秀。 北京奧運會后,成淑/趙蕓蕾、馬晉/王曉理先后崛起,她們在國際公開賽屢屢摘金奪銀,從而超越了出道更早的田卿/潘攀,與杜婧/于洋、趙婷婷/張亞雯構筑成中國女雙四對主力組合。2009年世錦賽,成淑/趙蕓蕾、馬晉/王曉理分獲女雙銀牌、銅牌;2010年世錦賽,馬晉/王曉理、成淑/趙蕓蕾分獲銀牌、銅牌,與老將們一起捍衛了中國女雙的領先地位。馬晉/王曉理還作為中國女隊第一雙打參加了2010年尤伯杯賽。隨著趙婷婷、張亞雯兩位老將的先后退役,種種跡象顯示,出征倫敦奧運會的國羽隊兩對中國女雙很可能在杜婧/于洋、馬晉/王曉理和成淑/趙蕓蕾之間產生。 轉折點出現在2010年五月間舉行的尤伯杯賽,馬晉/王曉理、杜婧/于洋分別作為中國女隊第一、第二雙打出征。前幾場兩對雙打戰無不勝,意外出現在中韓決戰,近幾年對韓國選手保持不敗紀錄的馬晉/王曉理、杜婧/于洋先后敗在韓國臨時組合李孝貞/金旼貞、河貞恩/李敬元拍下,兩盤雙打的失利,直接導致中國女隊丟掉了保持12年之間的尤伯杯。雖然中國女雙在三個月后的世錦賽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但尤伯杯的失利,使國羽隊決策層意識到女雙存在著隱患,加上核心隊員之一的杜婧傷病較重,世錦賽后下定決心對女雙實行大手術。 9月初進行的第一次“變臉”,決策層將杜婧/于洋、馬晉/王曉理拆開,組成于洋/王曉理、馬晉/鐘倩欣兩對組合。 廣州爆冷導致女雙二變臉 近三個月來,于洋/王曉理在國際比賽屢有佳作,先后奪得中國大師賽冠軍、日本公開賽冠軍、中國香港公開賽冠軍、廣州亞運會亞軍和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冠軍,成為這期間國際羽壇表現最出色的一對女雙。這段日子, 她倆與合作多年的成淑/趙蕓蕾有過6次交手,取得六連勝的戰績,足以看出這對組合的沖擊力。 由于沒有參加尤伯杯賽,加上在一系列國際比賽未出現重大失利,成淑/趙蕓蕾在三個月前沒有被拆對。北京奧運會后,成淑/趙蕓蕾一直是國羽隊三大女雙主力,在世錦賽和一系列國際公開賽取得較佳戰績。不過,與杜婧/于洋、馬晉/王曉理相比,這對組合的亮點不夠多,尤其是近三個月前連續輸給剛剛配對的于洋/王曉理,難免使國羽隊決策層對這對組合的上升空間產生疑問。廣州亞運會期間,成淑意外受傷,決策層決定讓田卿頂替出陣,與趙蕓蕾聯袂參加女雙,結果這對臨時組合居然笑到最后,出人意料地奪得冠軍,敗在她倆手下的除了近期整體戰績最好的于洋/王曉理外,還有韓國“冤家”李孝貞/金旼貞,這對初次合作的組合顯示出不俗的競爭力。有了廣州亞運會一炮打響的經歷,這次決策層實施女雙第二次變臉,也就不令人感到奇怪了。 出新陣備戰奧運積分賽 和第一次變臉一樣,國羽隊選擇在這時對女雙組合再動手術,目的就是打造出像于洋/王曉理這樣的理想組合,迎戰三個多月后開始的奧運會積分賽。 倫敦奧運會積分賽將從5月1日開始,前后歷時一年。與前幾屆奧運會不同的是,這屆奧運會每支代表隊雙打項目最多只能有兩對組合入選,名額縮編勢必對中國女雙提出了新挑戰。前四屆奧運會,金牌無一例外地落入中國女雙手中,但除2000年奧運會后,其他奧運會均有失手紀錄,倫敦奧運會中國女雙兵團從三對削減為兩對,奪金概率小于往屆,加上去年尤伯杯賽兩盤雙打雙雙失利,這些都給中國女雙敲起了警鐘。國羽決策層選擇在這時對中國女雙實現二次變臉,旨在通過即便開始的馬來西亞超級賽以及韓國、全英頂級超級賽等賽事,考察中國女雙的新陣容的試配效果,為三個多月后開始的奧運會積分賽贏得主動。 參加馬來西亞超級賽的四對組合中,除于洋/王曉理、趙蕓蕾/田卿外,還有成淑/馬晉、杜婧/潘攀。這八名選手是當今中國羽壇最優秀的八位女雙選手,四對組合是否是最理想的陣容?如果是,她們中誰能進軍倫敦奧運會。如果不是,決策層是否會第三次實施變臉。這些都是今后一定階段中國女雙的最大懸念。 (搜狐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