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玩“隱形”央視毫不關注,羽超聯賽淪為雞肋 |
經過近兩個月的征戰,2011年羽超聯賽已進入尾聲。賽季初,羽超曾因為陶菲克、李宗偉的加盟備受關注,不過林丹、鮑春來等名將紛紛避戰,讓球迷漸漸失去了熱情,俱樂部私底下也搖頭嘆息,就連媒體對羽超也少了興趣。“《第五頻道》雜志最近做了一期羽超的報道,題目就是《羽超—場游戲一場夢》。照這樣的態勢下去,明年可能也不會轉播羽超。”昨天在接受快報記者采訪時,央視體育頻道總監江和平如是說。 現象 大牌避戰 球迷不滿 “我是來看林丹的,我買的票誰給退了?”這幾乎成了不少羽毛球球迷的口頭禪。球迷為何要退票?原因很簡單,林丹等羽超大牌紛紛選擇隱形,所謂的“林李大戰”、“林陳大戰”一次次化為了泡影。 羽超聯賽,廣州主場對八一,李宗偉對林丹是最大看點,正當俱樂部賣出四五千張球票時,卻接到林丹因拍廣告未能來穗的通知,不少觀眾要求退票。江蘇主場迎戰八一的比賽,能容納5000人的鹽城體育館球票售出超過9成,不過趕到現場的林丹卻沒有上場,原因竟是,“隊里有四個A級球員,規定只能上三個,我就讓路了”。有意思的是,當江蘇客場打八一時,陳金也沒有上場,林丹只用20分鐘就取勝了,并直呼“太不盡興”。事實上,真正不盡興的是買票看球的球迷。除了林丹,各家俱樂部的國羽主力也多次“隱形”,“這的確是個普遍現象,一般主場主力都會上,但是客場主力有時是不去的。”江蘇隊總教練孫志安告訴記者。 原因 賽程密集 獎金不高 大牌為何選擇避戰?國家隊、國手有自己的解釋。林丹就曾表示,國手缺陣實屬無奈,“今年有些尷尬,因為是奧運倒計時的一年,每個運動員都有自己的戰略,所以不可能每場球都上。球迷當然會有遺憾,不過也希望大家能理解,因為球員更重要的任務還是放在國家隊。” 球員確實有苦衷,除了要打聯賽,他們還要兼顧國際公開賽,“羽毛球比賽體力消耗很大,第一階段聯賽有時一周雙賽,一些隊員還是兩線作戰,體力根本跟不上。”孫志安說,按照國家隊的規定,國家隊隊員打完聯賽后就要立刻飛回北京,“長途奔波,球員都很累,有時客場比賽只能讓他們休息調整一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當然,除了密集的賽程讓球員叫苦外,較低的出場費和贏球獎也很難令大牌提起興趣,“一般一場就1萬,像林丹在八一拿500萬,根本不在乎出場費,廣告贊助才是他收入的大頭。”一位圈內人士這樣對記者說。 影響 沒人關注 難上央視 “沒有明星,企業是不愿加大投入的”。孫志安坦言,如果大牌避戰的問題不解決,勢必會影響到俱樂部拉贊助,影響整個羽超市場化運作。而昨天在接受快報記者采訪時,央視體育頻道總監江和平也對羽超大牌“隱形”發表了看法,他說,“大牌避戰,關注的人會越來越少,羽超的影響力越來越弱。” 今年,央視再次對羽超說不,廣東衛視接手轉播。沒有了央視的平臺,羽超聯賽的關注度和影響力依然很弱,這也令各俱樂部陷入難尋贊助商的尷尬境地,盡管乒羽中心希望,明年央視能直播。但事實是,不給力的羽超根本無法吸引央視,被問到明年是否會轉播羽超,江和平毫不猶豫地說道,“按照這樣的情況下去,我們應該不會轉播。” (搜狐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