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羽毛球教父”來自中國,曾培養出拉斯姆森 |
現代羽毛球運動起源于英國,但歐洲羽毛球界能對世界羽壇霸主中國隊構成些許威脅的只有丹麥隊。20多年來,丹麥隊里頂尖的高手幾乎沒有斷過,而在丹麥羽毛球運動興盛的背后,有一個人功不可沒,這就是被譽為“丹麥羽毛球教父”的丹麥隊技術教練、來自中國天津的張連營。 在丹麥隊執教22年期間,張連營培養出了拉爾森、皮特·拉斯姆森、蓋德、馬爾廷、蒂娜·拉斯姆森、摩根森等奪得過奧運會及世錦賽冠軍的頂尖高手。 來丹麥之前,張連營擔任天津女子羽毛球隊的教練。198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張連營受當時丹麥羽協主席托尼·克里斯蒂森的邀請來到丹麥,擔任這位主席兒子約翰·克里斯蒂森的私人教練。那時,克里斯蒂森雖然入選了丹麥國家隊,但是一直戰績平平,沒有起色。經過張連營三個月的精心調教后,克里斯蒂森很快獲得了丹麥羽毛球公開賽男雙和混雙的冠軍,隨后在全英羽毛球賽上獲得混雙冠軍。張連營因此在丹麥羽毛球界聲名大振。 當時23歲的丹麥羽毛球健將拉爾森找到了張連營,聘請張連營擔任他的私人教練。在這之前,拉爾森的最好成績是全英賽第四名。在接受張連營三次訓練之后,拉爾森在比賽中打敗了此前從未戰勝過的弗羅斯特,這在丹麥羽毛球界轟動一時,張連營被稱為羽協主席家的“秘密武器”。隨后,丹麥國家隊的很多球員都要求聘請張連營進入國家隊教練班子。這樣,張連營在到達丹麥四個月后,就成為丹麥羽毛球國家隊的一名教練,專門負責訓練尖子隊員。此后,經他調教出的一流選手不勝枚舉。 張連營有一套不同于丹麥同行的執教方法,他根據每個人的特長和潛質,向球員提供針對性指導。受訓的球員在經過張連營的指導后,在技術上都會得到提升。就這樣,一名遠道而來的中國人,憑借自己的努力,逐漸在丹麥羽毛球國家隊站穩了腳跟。 回想當年自己在丹麥事業起步的初期,張連營說:“來丹麥后,說中文的環境沒有了。我大學時英語還可以,丹麥人基本上都會說英語,因此,我和他們溝通語言方面問題不大。后來我又跟周圍的朋友學習丹麥語,學了3個月,常用的會話也就可以應付了。” 在1996年到1999年期間,張連營主管丹麥國家羽毛球男隊,這期間也是這支隊伍的鼎盛時期,期間出現了蓋德、拉爾森、皮特·拉斯姆森等眾多世界頂尖高手。1999年,張連營選擇離開主教練之位,轉而擔任丹麥隊技術教練一職。張連營說:“我更喜歡做訓練隊員的工作。我個人對主教練職責中涉及經濟與人事的那部分工作一向沒有什么興趣。” 隨后,張連營也收到了其他歐洲球隊如德國、英國和荷蘭隊的邀請,盡管待遇非常豐厚,但張連營都一一婉拒了。他說:“我對自己在丹麥的人際關系和工作都很滿意。我在丹麥國家隊已經工作了22年,這是創紀錄的。這些年下來,我和這里的運動員有了很深厚的感情。我想,其他地方條件雖然優厚,但人不能只盯著錢看。” 丹麥隊教練的任期一般是兩到三年,任滿后基本上不會再留在國家隊里,但是張連營創造了紀錄,已經連任了22年。究其原因,一方面,張連營深受球員的喜愛,很多球員從小就和他一起訓練,張連營不僅教他們打球,也教導他們積極的人生態度。比如蒂娜·拉斯姆森從12歲開始就跟著張連營訓練,并這樣評價他:“連營是我一個非常好的朋友。他不僅僅教我打羽毛球,也關心我的家人。沒有連營,我決不會有今天的成績。” 另一方面,張連營的技術指導作用在丹麥隊里是無可蘀代的。他針對每個球員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并且注重技術細節和戰法訓練,彌補歐洲傳統力量型打法的不足。對此,蓋德深有體會:“張連營是我所有的教練中最好的。正是因為連營,我的網前技術才能不斷提高和發展。” 張連營告訴記者,在丹麥執教多年,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比賽是1997年世界羽毛球錦標賽男單決賽中國隊孫俊對丹麥隊皮特·拉斯姆森。這場比賽以耗時約2小時6分入選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世界羽毛球運動用時最長的一場比賽。這場比賽于2005年被國際羽聯正式列為25年來最經典的12場國際羽毛球比賽之一。而這場比賽中,拉斯姆森的幕后軍師正是張連營。對于自己的恩師,拉斯姆森表示,自己能成為世界冠軍,首先要感謝連營。 拉斯姆森在成為職業羽毛球運動員前是一名醫學院的學生,曾一度考慮放棄羽毛球事業而專攻學業。張連營告訴他:“你一定可以成為世界冠軍。”為此,拉斯姆森開始了職業羽毛球運動員的生涯,并最終奪得了世錦賽冠軍。退役之后,拉斯姆森現已成為一名職業的眼科醫生,是張連營最親密的朋友之一。 在丹麥,張連營有一份快樂的事業和一個幸福的家庭,他和妻子育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是一名牙醫,小女兒在丹麥出生,目前在讀小學。 盡管身在異鄉,張連營也十分關心中國羽毛球運動的發展,積極推動中國和丹麥羽毛球界的交流與合作。不少中國羽毛球選手在丹麥進行交流的時候都住在張連營的家里。今年,張連營還將組織部分丹麥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去中國進行集訓,與中國球員進行切磋與交流。張連營說:“我喜歡羽毛球教練的工作,希望看到更多優秀的運動員。我和他們一起訓練,和他們一起生活,我希望這樣可以帶出更多優秀的球員。” (搜狐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