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羽奧運資格戰:女雙混雙有望滿額,男單最微妙 |
4月29日,中國羽協公布《倫敦奧運會參賽運動員選拔辦法》。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國羽內部奧運會參賽名額的爭奪戰已經打響。 近兩屆奧運會,世界羽聯對于每個協會參賽名額的限制越來越嚴格。北京奧運會將上屆“奧運積分前16位的參賽資格”更改為同一國籍選手只有在奧運積分同時進入前4位,才可獲3名參賽資格。而下一屆倫敦奧運會,直接將“排位前4可獲3個參賽席位”的規程修改為“所有雙打項目,最多也只能有2個參賽席位”。 從國羽目前的狀況而言,女雙和混雙各有四對組合有望競爭奧運參賽資格,女雙為王曉理/于洋,趙蕓蕾/田卿,馬晉/成淑,杜婧/潘攀;混雙為張楠/趙蕓蕾、于洋/何漢斌、陶嘉明/田卿、徐晨/馬晉。在男雙方面,形勢比較明朗,中國隊要想拿滿三個參賽名額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蔡赟/傅海峰以及郭振東/柴飚最有可能代表中國出征倫敦,而年輕組合洪煒/沈燁如果接下去幾站有出色發揮,有望成為最大的變數所在。 單打項目,每個國家依舊最多可以派出三位選手參加奧運會。從女單目前的世界排名看,國羽滿員參加基本無礙,王適嫻、汪鑫、王儀涵牢牢占據了前三的位置,不過《選拔辦法》也指出,在積分排名獲得奧運資格的前提下,教練組還會采取綜合評定來選擇隊員。 男單目前的形勢最為微妙。從積分狀況看,李宗偉前四的位置相對穩定,,國羽沖破陶菲克、蓋德等人的阻力,包攬其他3個位置的難度相當大。如果無法獲得三個參數名額,那么林丹、陳金、鮑春來、諶龍之間的競爭將空前激烈。 《選拔辦法》中所指出的,選拔程序的第一步是各單項教練組提出參加積分賽的初步名單。根據“突出對外戰績原則”,對外戰績靠前的運動員將有更多機會參加奧運積分賽。或許可以這樣理解,從名單提交的那一刻,國羽內部競爭已經開始。 (搜狐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