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詼諧回應“造人計劃”,對阿芳留1遺憾承諾彌補她 |
沒有鮮花掌聲,也沒有豪言壯語。中國羽球男單一哥林丹就這樣安穩地坐在了記者的面前。少了賽場上的幾分霸氣,也沒了奪冠后的激動與吶喊,面對本報記者的專訪,“超級丹”表情平靜自然,話語中多的是一份責任與榮譽。談及5月份即將在青島打響的蘇迪曼杯,林丹沒有說出“
奪冠”的字眼,但自始自終透露出的還是那股子自信。 從出道開始,林丹總是以一副“硬漢”的形象示人。無論賽場上輸贏,他的拼勁與不服輸的勁頭總能讓人感受到男子漢陽剛的一面。采訪中,林丹坦言,自己在2008年以前就是過著簡單的集體生活,但2008年改變了林丹,賽場內外的麻煩事,奧運會奪金的期盼讓“超級丹”承受了外人難以想象的壓力。此時,父母的關心與呵護讓林丹的生活態度一下子發生了轉變。用他自己的話來講:“從那時起,我突然覺得自己需要家,需要家人。” ■2008的轉變 從那時起開始戀家 記者:你剛出道的時候,感覺你對羽毛球非常專注,現在有什么不一樣? 林丹:2008年開始,覺得自己需要更多其他生活。在奧運之前 ,我感受到很多外界的壓力和攻擊,我從來沒有遇到過那么多的困難。那時候才發現,原來除了羽毛球以外,我還需要其他人的支持。 記者:所以你的生活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林丹:是的 ,在奧運結束之后,我經常會叫爸爸媽媽到北京一起住。以前我可能就每周打一次電話回家,練完球就和隊員吃飯、唱K。現在,訓練結束后我就回家吃飯。我覺得這是一個成熟的變化,到了比賽場上我當然會全力以赴,但是在現實中我也需要溫暖,需要多點時間和爸爸媽媽 、女朋友在一起。 記者:這期間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 林丹:2008年吉新鵬的事件以后,很多人都在網上罵我。(注:2008年4月,有報道稱林丹與吉新鵬教練發生激烈沖突,并拳打教練。林丹事后在網上澄清并無此事。)但是我父母還是支持我,媽媽還上網留言說“力挺自己的兒子”,這就是家人的支持。 每次打電話給爸爸媽媽,他們從來不會問你成績怎么樣。第一件事情都是說你好像(在電視上)瘦了 ,是不是吃得不好?之前在成都吃了很多辣椒,嗓子都啞了 ,我回來,他們第一句就是說喉嚨怎么了 ,沒有問(亞錦賽)拿冠軍的事。 奪得廣州亞運會金牌后,林丹成為了羽毛球歷史上第一個“全滿貫”的選手。這無疑標志著一位羽毛球運動員的最高成就。但球迷此時也會生出這樣的疑問:在品嘗過如此多榮譽后,林丹對于冠軍的渴望與追求還會那么強烈嗎?但林丹似乎正在用事實回答著球迷的疑問:羽超聯賽的百分百勝率、亞錦賽冠軍……如今的“超級丹” 依然像一臺不知疲倦的機器一般,狂攬各項比賽的桂冠。“我必須拿出狀態證明自己的價值。”林丹的話擲地有聲。 ■2011的蘇迪曼 很想到青島海邊走走 記者:亞運會實現“全滿貫”,對你自己的職業生涯有怎樣的影響? 林丹:應該說亞運會前 ,外界包括媒體還是很關注我,大伙在問:林丹能實現全滿貫嗎?所以當時自己的壓力也很大。當然能夠順利實現全滿貫非常幸運。那之后,自己對于比賽的心態就變得更加平淡了 ,對于比賽的理解也完全不一樣了 。現在我能夠很平靜地去迎接下一個冠軍,也能夠很坦然地面對下一次失敗。 今年最重要的比賽當然是5月份的蘇迪曼杯,還有8月份的倫敦世錦賽。所以在這里我也要和關注羽超聯賽的球迷說聲對不起,因為為了備戰明年的奧運會,很多球迷們期盼的“硬碰硬”的比賽沒有能夠出現,但我想明年的聯賽一定會很精彩。 記者:說到蘇迪曼杯,你個人的備戰情況如何,對比賽有怎樣的期待? 林丹:像蘇杯、湯杯這樣的比賽是要靠團隊一起完成的,這就需要隊員更有責任心。因為你個人的表現會影響到同伴的發揮。我也是必須拿出最好的狀態來證明自己。 記者:你曾在青島奪得過全運會男單冠軍,對青島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林丹:全運會期間我曾兩次到青島,一次是預賽,一次是決賽。海濱城市本身就有其獨特的魅力吧 ,感覺青島無論是空氣還是環境都非常好。這次蘇迪曼杯在青島進行,相信到時候訓練比賽的安排也會非常緊,我倒是希望比賽結束后能夠單獨拿出兩天的時間,到海邊走走,好好欣賞一下青島的美麗風光。 林丹與謝杏芳被稱為中國羽毛球界的“金童玉女”,兩人早已登記結婚。如今,謝杏芳已經退役,并且在廣州亞運會時成為了“名氣最大”的志愿者。而林丹正處于事業的巔峰,兩人在外人眼中都成了事業上的強人。 可大伙在關注兩人事業的同時也不禁八卦起來:“不知他們啥時候生寶寶啊?”而當這樣的問題拋到林丹面前的時候,霸氣的“超級丹”一下子變得有些害羞起來。他給出的答案倒也詼諧:“當爸爸還沒有想 ,可能我爸爸想得比較多。” ■2012的美好 當爸爸,我爸想得更多 記者:那退役以后,你想做怎樣的工作? 林丹:我現在有一個自己的服裝品牌“LD”,退役以后,我希望能夠用心去經營這個品牌。我會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告訴他們,什么東西可以吸引90后、80后的年輕人。 記者:現在和阿芳(謝杏芳)結婚了,還有什么沒完成的東西嗎? 林丹:我沒有正式向阿芳求婚,這個遺憾一定要彌補的 。雖然我們已經登記了 ,但我還是想彌補她,讓她像正常的女孩子一樣有那種感覺。 記者:除了事業,以后還有其他想做的事情嗎? 林丹:我想多賺些錢,然后就可以陪家人到處旅游。亞錦賽之前 ,阿芳就帶著我父母和她父母到澳大利亞玩了一周,這樣的生活很開心,不過這些美好的事情還是要留到2012年之后才計劃。現在,還是把注意力集中到倫敦奧運之上。 記者:那有“造人計劃”嗎? 林丹:當爸爸還沒有想,可能我爸爸想得比較多。(笑)很多美好的事情都會放在2012年以后去實現。當然不是意味著2012退役。我想向蓋德學習,他現在33歲了,可是還是保持很好的狀態,我想我會打到不能打為止吧。 ■采訪手記 只做自己的冠軍 “采訪林丹?很難啊!”在記者得到專訪林丹的機會后,一位平日里跑羽毛球項目的媒體同行給出了這樣悲觀的結論。之所以下如此結論,他的依據就是,林丹一貫很“冷”,并且排斥媒體。 帶著這樣的忐忑,記者與林丹面對面坐到了一起。時尚,是“超級丹”給記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帥氣的發型,黑色眼鏡框,休閑白襯衣搭配綠色九分褲。“這襯衣是英國小街上淘來的,很便宜。”林丹像聊家常一樣向記者說道。談起逛街淘衣服,林丹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這也拉近了他與記者之間的距離。 一開始,聊起比賽的東西,他還是正襟危坐。到了后面,談到家庭、談到謝杏芳、談到飆車,林丹就徹底放開了。他抱著沙發的靠墊,神情放松,就像是和朋友在聊家常。他回答得最長的問題,是“2008年以后家庭觀的轉變”,他聊了差不多10分鐘才停下來。而隨著采訪的深入,坦誠、直率成為林丹給記者留下的最深刻印象,表情嚴肅的林丹甚至會在聊天中玩起一點小幽默。比如說起當爸爸的話題,他甚至用“我爸爸更著急”來應對記者,也讓在場的所有人忍俊不已。 賽場上從不認輸的林丹在生活中喜歡追求刺激,比如飆車,他甚至建議在場的東風雪鐵龍汽車廠商在李宗偉、陶菲克等羽球頂尖高手都退役后,組織他們來一場賽車比賽。 在采訪結束后,傳說一貫很“冷”的林丹還熱情地滿足了記者讓他給《半島都市報》讀者送出祝福的要求。也許無論“冷”還是“熱”,那都是真實的林丹,“只做自己的冠軍”,這就是林丹給自己做出的定義。 (新浪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