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羽“內戰”逢五退一,退賽比率為其他協會四倍 |
“內戰”中頻繁退賽被主要對手詬病 為了攢取奧運積分,在即將過去的2011年,中國羽毛球隊奔忙于世界羽聯的各大小賽事。取得輝煌戰績的同時,“內戰”中頻繁地退賽也多次被主要對手詬病。總部在法國的世界第一大羽毛球球迷論壇BADZINE做了一次詳細的統計,得出的結論是:當中國隊選手在比賽中遭遇隊友時,中途退賽或賽前棄權的比率高達20%,也就是說,5場國羽“內戰”中就有1場被“退賽”,這個比率是其他協會的4倍。 林丹變身“退賽王” BADZINE論壇所統計的數據全部來自世界羽聯的官方公布,這29個賽事包括了12站超級系列賽、15站黃金大獎賽、超級系列賽總決賽以及倫敦世錦賽。 中國隊在這些國際比賽中一共出現了99次“內戰”,有79場比賽是有完整賽果的,9場比賽是戰至中途有其中一方宣布退賽,11場是比賽還沒有開始便因故取消。 在8月舉行的倫敦世錦賽上,中國隊一共有3場“內戰”,女單、女雙、混雙各一場。徐晨/馬晉退賽,張楠/趙蕓蕾獲得決賽資格并在最后奪冠。最近的一次退賽是12月在柳州舉行的總決賽上,田卿/趙云蕾退賽,王曉理/于洋不戰而勝挺進決賽。 在12站超級系列賽中,中國隊82次“同室操戈”,退賽的場次達到16場。值得注意的是,4場男單項目的退賽中,有3場的主角是林丹。 縱觀中國隊在29個賽事各個單項退賽場次,男單在23場內戰中有5場以退賽告終,女單的30場中退賽6場;男雙的內戰有4場,國羽退了1場;女雙的內戰最多,一共19場,退賽4場;混雙內戰共17場,退了4場。 內戰退賽率達20% 在過去的一年里,中國隊一共參加了943場“外戰”,只有7場退賽收場,退賽比率僅0.74%。唯一一場男單退賽的主角依然是林丹,他在11月初的法國公開賽男單半決賽中,因甲溝炎復發將勝利拱手相讓。 除中國隊的99場內戰外,在這29個賽事中,還有190場“內戰”發生在同一協會之間。除中國隊外的其他協會遇“內戰”的退賽率為5.27%,而“外戰”的退賽率為3%左右。BADZINE論壇負責人夏實達在總結這組數據時表示,縱觀全年的289場“內戰”,中國隊占了超過1/3。 針對同一協會的內戰出現越來越多退賽的現象,世界羽協曾在今年8月發表聲明:同一國家隊選手之間的比賽將被特別評估,尤其從8強開始的淘汰賽。一旦掌握有力證據,世界羽聯將對違規的球員以及協會進行嚴懲。運動員如以身體傷病理由退賽,必須得到賽事組委會醫生的確認。 截至目前,世界羽聯并沒有對任何球員或協會作出處罰,不過這個組織強調對違規“內戰”的監控依然持續。 記者觀察 懶理對手詬病 國羽退賽有理? 楊 敏 盡管世界羽聯的聲明沒有指名道姓,但圈內人一看便知這主要是針對退賽率較高的中國隊。“風頭躉”林丹幾次退賽后,主要對手對國羽的不滿聲音漸多,在攢取奧運積分的緊張關頭,頻繁退賽是對是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在今年的日本公開賽上,林丹完成了年內第3次退賽。半決賽面對師弟諶龍,林丹因傷棄權。諶龍在決賽中擊敗馬來西亞名將李宗偉。賽后,李宗偉的教練鄭瑞睦對中國男單的讓賽頗有微詞,他指責林丹退賽是在幫助諶龍盡快取得奧運資格。事實上,正是在日本公開賽中戰勝李宗偉讓諶龍信心倍增,截至柳州的總決賽止,他在今年已3度擊敗李宗偉。如果沒有林丹的退賽,諶龍的勢頭未必迅猛到能三擒李宗偉。 在北京奧運會前,林丹曾在全英賽男單決賽中輸給隊友陳金,后者問鼎男單冠軍,在最后關頭攢夠積分擠上了奧運末班車。這樣看來,馬來西亞隊的質疑并非無憑無據。不過,中國隊從來沒有承認退賽與奧運名額有關,總教練李永波澄清林丹的退賽是個人行為,他把國羽頻繁退賽的責任歸結在世界羽聯的比賽抽簽以及賽事安排上。他暗諷抽簽系統“刻意”安排中國隊選手提前“內戰”,過于頻密的賽事也讓林丹等高手累出傷病,被迫有選擇性地放棄比賽。 與其他協會僅5%的內戰退賽率相比,中國隊20%的退賽率確實顯得突出。中國隊的退賽率偏高值得深思,長此下去,有可能損害這支“王牌之師”在世界羽壇的良好形象,另外,世界羽聯也需自我反省,那份不作為的聲明毫無威懾力,所謂的嚴懲只是“紙老虎”。即將進入奧運年,那些與奧運積分密切相關的賽事定必還將出現一系列怪現象,且看世界羽聯如何拆解。 (搜狐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