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云看淡奧運金牌:有實力沖擊,任何結果都能接受 |
對于蔡赟/傅海峰這對中國男雙頭號,人們喜歡用“風云組合”這個充滿霸氣的名字來稱呼他們。北京奧運會決賽,蔡赟/傅海峰在先贏一局的情況下被馬基斯/亨德拉逆轉,痛失奧運金牌。在備戰倫敦奧運最為關鍵的2011年,在“風云組合”心中,對奧運金牌是怎樣看待的? 傅海峰:我們有實力沖擊金牌 從5月的蘇迪曼杯開始,蔡赟/傅海峰連續輸給了韓國組合李龍大/鄭在成,這也成為“風云組合”2011年最為黯淡的一段日子。“同一個對手,連著輸幾次,心里肯定會有想法。”傅海峰回憶總教練李永波在每次輸球后找他們倆談話:“關鍵是怕我們信心丟失,所以他不斷地鼓勵我們,幫我們找回以前那種霸氣的感覺。” 通過反復觀看錄像和不斷回憶比賽情形,傅海峰的心中有了答案:“其實技戰術我們都不缺,就是體能方面有一些問題。只要把體能保證好,加強訓練,把自己的特點、節奏打出來,戰勝李龍大/鄭在成我還是有信心的。”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樹立了信心,傅海峰開始尋找戰勝對手的突破口。他發現,蔡赟在網前做球、自己在后場進攻的主要戰術套路,遇上李龍大/鄭在成時很棘手。傅海峰說:“他們的防守能力特別強,我的后場進攻很難殺死他們,所以我們的戰術就很容易被他們突破。他們防守太好了,如果我們打不開,那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所以,接下來我們的訓練重點是要完善自己的進攻手段,讓自己的體能更加充沛。做好這兩點,我們是有能力戰勝他們的。” 回想起2008年奧運會,傅海峰認為那時的自己不夠成熟:“在場上遇到困難會急躁,不懂得應變,所以很遺憾地錯過了冠軍。自己和隊友不斷地反思,不斷地問自己:為什么逆境中不能扳過來?為什么那么急躁?通過不斷總結,我們有了進步。像今年的世錦賽、蘇迪曼杯賽,我們都有在逆境中取勝的比賽,這就說明我們進步了,在心態上比之前更加平穩了。” 對于倫敦奧運會,傅海峰顯得信心十足:“中國的男雙當中,只有我們是第三次參加奧運會,兩屆奧運會經歷帶給我們的經驗是其他組合所沒有的。有兩屆奧運會經驗的底氣,我們有實力去沖擊奧運金牌。” 蔡赟:我能接受任何結果 連續輸給李龍大/鄭在成之后,蔡赟曾選擇“逃避”。“不把輸球放在心上是種境界,但是我還沒有達到。”蔡赟說,“人會軟弱,會逃避。老實說,廣州亞運會之后,我們連輸李龍大/鄭在成四、五次,那段時間我心里就盼著下一次比賽最好不要再碰到他們。其實我不是怕碰到他們,只是想等一段時間,自己好好訓練,好好調整之后再去和他們打。可很奇怪,之后幾站比賽都碰上了,一個月碰到過三次,打到后面自己都感覺厭倦了,水平自然打不出來。”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小半年,直到6月份的新加坡公開賽,蔡赟/傅海峰才戰勝了李龍大/鄭在成。蔡赟說:“新加坡公開賽時,已有一段時間沒有和他們打,自己的狀態也調整了過來。再和他們打,想贏的念頭就更強烈一些,在場上的動力也更足。” 總教練李永波和男雙主教練張軍(微博)都說,蔡赟、傅海峰今年的表現是有史以來最穩定的,蔡赟把這歸因于成熟:“畢竟年紀到這兒了,不可能再像年輕時那樣去打球,這就促使我們改變一些打球的方法。我和傅海峰以前是進攻為主,防守在幾對高水平選手當中算是弱的了,現在我們攻擊力稍有下降,所以就加強自己的防守水平。現在,我們的防守可以說僅次于李龍大/鄭在成。這樣的改變今年就很明顯,你的體能下降了,沖勁不夠了,那你就要學會動腦筋,去理解更深層次的羽毛球。比如說傅海峰,可能他的殺球沒有原來那么重了,可他的進攻手段多了,打球也更合理了。雖然重扣少了,但是進攻的威脅卻提高了,這就是我們今年最大的進步。” 對于時日無多的奧運大戰,蔡赟卻說出了出人意料的話:“其實我現在很放松,奧運會就算取得一般的成績,我也可以接受。因為對于我來說,拿奧運冠軍或者不拿奧運冠軍,我以后的生活都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奧運冠軍對我來說就像一個東西,拿到了也不會得到太多,失去了也不會有什么損失,所以我現在的心態非常好。很多人覺得,如果拿到奧運冠軍了,那我的職業生涯就完美了。可是我覺得,完美其實也是一種缺憾。當然在奧運會上,我會努力去打好,只是沒有那種‘拿不到冠軍就算失敗’的心態。”蔡赟耐人尋味地說:“人是很奇怪的,越是想要的東西,他越不會說。不說,不代表不想!” (新浪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