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波走入執教生涯第三階段,稱多培養后備力量 |
李永波1993年受命于中國羽毛球隊危難之間,執掌帥印。從此,他托舉著這片沉重的羽毛,步履蹣跚地走過19個年頭。當年英姿勃發的少帥,如今也成了鬢染晨霜的老將。但他托舉的那片沉重羽毛上,掛滿了一朵朵盛開的笑靨和一塊塊金燦燦的獎牌。 1993年,李永波從王文教、陳福壽等老前輩手中接管了正處于低潮的中國羽毛球隊。 那時的李永波30出頭,渾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勁兒,天不怕地不怕。因為沒有什么經驗可循,所以做事完全憑著滿腔熱情。正是在點點滴滴的努力中,中國羽毛球隊在1995年收獲了蘇迪曼杯,標志著隊伍開始從低谷中崛起。 經過5年的歷練和積淀,到了1998年,國羽大軍的成績開始爬坡。隨著隊伍建設的不斷完善,特別是教練隊伍開始逐漸年輕化,李永波也在嘗試著用一種新的模式來管理隊伍。就在這個當口,隊伍里出現了矛盾。這被當時權威媒體稱之為“風波”的事件,在今天看來已不再是什么秘密。但就是這一年,1998年曼谷亞運會后,對李永波來說,似乎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上。 相當長一個階段,李永波陷入了“長考”中。談到這段長考的收獲,李永波說:“矛盾的出現讓我開始成熟起來。我慢慢嘗試著找到一種感覺——作為一個總教練,與主教練到底有什么不同,跟運動員又有什么不同……這個審視的過程非常重要。” 2004年之后到現在,李永波認為是他執教生涯中的第三個階段,這是一個比較好的規劃和發展階段。在此過程中,他說他要培養100位世界冠軍,并將它作為今后工作的核心。 有了這個目標后,李永波的心思隨之變得利落起來: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在保持好的成績的同時,使后備力量源源不斷。 (新浪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