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世界第一不保證奧運奪金,少參賽防實力泄漏 |
羽毛球男子雙打世界排名第2位的李龍大(24歲)和鄭在成(30歲以上)組合于3月12日(韓國時間)在英國伯明翰結束的全英公開賽羽毛球超級聯賽男子雙打決賽中以2-1擊敗世界排名第1位的蔡赟(微博)和傅海峰組合(中國)獲得冠軍,朝著即將到來的7月倫敦奧運會金牌又邁進一步。 李龍大·鄭在成組合盡管打敗了排名第一的中國組合,但他們的排名仍是第二,因為排名是需要累積的。由于各項目排名的計算方式存在差異,大部分世界排名都是通過一定時間內積累的排名積分合計得出,只有多參加比賽并堅持不懈地獲得積分,才能到達頂峰。羽毛球的排名計算方法是選擇運動員最近1年間參加的比賽中分數最高的10個比賽,然后對積分進行合計后計算排名。 排名的重要性在國際運動界正日益重要,甚至逐漸向根據世界排名決定出戰奧運會資格的趨勢發展。在倫敦奧運會中,柔道·羽毛球·自行車·擊劍·快艇·鐵人三項等項目已經在以世界排名為標準決定出賽資格。 盡管柔道的王已春(24歲,浦項市廳,男子73公斤級世界排名第2位)及金宰范(27歲,韓國馬事會,男子81公斤級世界排名第2位)已經輕松獲得出戰倫敦奧運會的資格,但是曾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獲得金牌的崔敏浩(33歲,韓國馬事會,男子·66公斤級世界排名第41位)卻將很難登上倫敦奧運會的舞臺,因為其未能達到出戰基準——世界排名前22名。 大韓體育會訓練企劃組李玉圭(音)次長表示“越來越多的項目根據世界排名決定奧運會出戰資格,因此,為了能夠出戰奧運會,排名積分也逐漸變得重要”。 即使在奧運會舞臺上,排名靠前的運動員也會有較大優勢。在羽毛球·乒乓球(微博)·柔道等以出線權方式進行競爭的項目中,排名靠前的運動員將被作為種子選手,在初賽中與實力較弱的對手競爭,可以有機會調節比賽狀態。 但是,強者們也會處于戰略考慮而主動避開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因為一旦成為排名第一,很可能會在比賽中遭到對手的集中分析。2011世界體操世錦賽男子跳馬種子選手梁鶴善(20歲,韓國體大)便是倫敦奧運會金牌的有利候選人,但是為了防止戰略泄露及負傷,所以他故意控制出戰國際大賽的次數,目前僅在跳馬項目排名第4位。射箭項目也是一樣,大韓射箭協會事務局長尹炳善(音)表示“排名對于韓國運動員來說,參加其他世界賽事并無意義,為了防止泄露實力,我們經常不參加國際射箭聯盟主辦的大賽”。 在游泳及舉重等按照記錄進行競賽的項目中,當賽季記錄的第一名便是世界排名第一。游泳項目的樸泰桓(23歲)創造了200米自由泳1分46秒78的賽季最高紀錄,因此成為該項目的第一名;相反,舉重項目的張美蘭(29歲,高陽市廳)則因為沒有參加2011年國際大賽而沒有排名。同時,還有的記錄競賽——田徑則沒有排名的概念,正是因為如此,男子100米世界紀錄的保持者尤塞恩·博爾特(26歲,牙買加)才沒有“世界排名第一”的頭銜。 。ㄐ吕梭w育) |